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臺大校長陳文章推薦《在時代之上.與世界對話》,臺大工學院自 1940 年代創立以來,陪伴台灣走過產業升級與科技發展的重要時刻。今年迎來 80 週年,校友們的足跡從石化產業、十大建設到半導體產業,見證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為科技重鎮。
文 / 陳文章,臺大校長
臺大工學院成立至今 80 年,臺大也將在 2028 年迎接百歲生日。將近一世紀的歷程,我們與台灣一起成長,培育無數人才。
大半世紀前,化工系畢業生為台灣石化產業打下根基,機械系培育的人才推進了台灣從農業轉型到工業社會的腳步;1970 年代,十大建設或如翡翠水庫等民生設施,不乏土木系校友的身影;1980 年代起,電機系畢業生引領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崛起與前進,成就台灣今日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到了 21 世紀,全台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約三分之一來自臺大,有相當比例來自工學院。
校友在學術界也卓有成就,當選美國國家工程學院與科學院院士的比例,位居全球華人大學之首,甚至在國際頂尖大學發光發亮,例如: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任期最長的校長楊祖佑、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第一位華裔校長田長霖,都畢業自臺大工學院。
人才培育、教學研究,是大學的兩大使命,但臺大身為台灣高等教育龍頭,還有另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擔任政府智庫,給予適當的政策建言,並引領社會風潮。面對新的時代,我期許臺大各學院和系所,持續培養具備專業能力、執行力、跨域素養、利他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領導人才。尤其國際視野的拓展,自我上任校長以來,經常鼓勵學生離開舒適圈,前往不一樣的環境,透過長時間的觀察與互動,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歷史和思想背景。
目前臺大全力推動國際交流與國際合作計畫,除了交換生和雙聯學位,並推出較短期的新型態國際學程,時間從兩週到兩個月,今(2025)年參加學生至少有 500 人,未來會增加為每年 500 人至 1,000 人,預期工學院學生會是其中主力。
我們這兩年也不斷深化與國際頂尖大學的合作,包括:與日本九州大學、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簽署合作備忘錄,另與日本筑波大學、法國科諾伯勒阿爾卑斯大學簽署三校聯合中心合作備忘錄,推動共同研究及學術研討,帶動學生擴大國際視野。
面對全球高等教育競爭,臺大致力提升論文引用數,在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新公布的 2026 世界大學排名,我們位居全球第 63,創下歷年最佳成績。我們必須強化研究的深度和國際影響力,增加國際合作、投入全球性議題,在 2028 年朝全球前 50 名邁進。
對一所大學來說,排名並非終極目標,無論是初度 80 歲生日的工學院,或即將邁入百年的臺大,都會謹記使命,培育每一個臺大人成為值得尊敬的人,為社會和世界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