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拓凱董事長沈文振帶領團隊,憑藉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從自行車安全帽起家,一步步跨足航太與醫療產業。90 年代面對奇異(GE)的合作挑戰,拓凱以堅持品質、不削價競爭的態度,成功研發高性能醫療床板,成為奇異、西門子、飛利浦、東芝等國際品牌的主要供應商。透過導入「六標準差」與自創「技術六標準差(TFSS)」品質系統,以科學方法不斷精進研發,將碳纖維技術從航太延伸至醫療應用,奠定全球醫療床板領導地位,展現台灣製造的創新與實力。
拓凱以累積的製造技術與高品質實力,成功進軍醫療產業,
打造高性能醫療床板,成為奇異、西門子等國際品牌的關鍵供應商,
並積極拓展多元醫療應用。
在一家現代化醫院的影像診斷中心,一位正準備接受電腦斷層掃描的病人緩緩躺上檢查台。隨著檢查開始,檢查台會平穩地滑入電腦斷層儀的圓環孔洞中,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X光束從多個方向掃描病灶部位,精確地捕捉每一個細節、取得影像。
而這個影像檢查之所以能順利進行,很大程度要歸功於病人身下那塊光滑、輕量又堅固無比的碳纖維床板。這塊關鍵的床板,凝聚了拓凱集團數十年來在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的心血,包含全球醫療成像設備前四大品牌奇異、西門子、飛利浦、東芝所採用的醫療床板,皆由拓凱所製造,市占率超過九成。
因為碳纖維複材的透光特性,能夠確保X光在照射時,不產生任何會影響醫師判讀準確性的光線折射;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僅需極少劑量的放射線,就能獲得品質更加清晰的造影,減少醫護人員和患者曝露於放射線下的風險。
奇異找上門,釋出合作意願
拓凱進軍醫療市場的時間點,其實與跨足航太領域差不多。
在九○年代,國際醫療設備巨頭奇異找上拓凱,釋出合作意願。當時,奇異的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正立志要讓奇異成為美國最精實、最低成本的企業,大力推動「低成本國家」(Low Cost Country,LCC)全球戰略。
陳敬達解釋,所謂的LCC,便是將採購和市場轉移到低成本國家,這一策略不僅是單純的成本考量,也體現了奇異的全球布局會循著「水往低處流」的趨勢。雖然日本等先進國家在高科技產品生產具有優勢,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技術必然會向西轉移,首先是台灣,然後是中國大陸。
LCC的核心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是在勞力成本較低的國家生產;另一方面,這些新興國家也被視為公司未來的重要消費市場。因此,奇異的醫療部門會從人口角度出發,分析不同地區的疾病分布和醫療需求,進而決定要在哪一個地區投入醫療設備的生產,並擬定銷售策略。
當時奇異認為,日本的合作供應商製造的醫療床板成本太高,無法滿足LCC的策略需求,因而將目光轉向在碳纖維領域已小有名氣的拓凱。
不削價競爭,依然拿下訂單
「醫療床板的技術門檻很高,我們也毫無頭緒,」沈文振解釋,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設計,對床板材料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不僅要具備足夠的強度支撐患者,還必須達到極高的均勻度,避免因光線折射而干擾影像成像。
「日本的技術很厲害,但他們很保護自己的技術,當然不可能教我們,」總是迎難而上的沈文振,轉而要求奇異提供樣品,帶著團隊捲起袖子開始研究。
他們仔細分析拆解樣品,經過無數次的配方調整實驗,花了3年才研發出由碳纖維布與發泡基板形成的「三明治」設計結構,並透過生產線不斷改良,有效克服液態材料配方的流動性,讓生產出來的每一片床板不只強度高、結構平滑均勻,還能符合國際標準。
雖然產品研發成功,生產的成本也低於日本供應商,但拓凱精細的製造工藝,仍不敵其他同業低價搶單的現實。
陳敬達回憶,當時奇異共出動了18位採購主管到亞洲探尋合作對象,奇異預先將床板採購需求及交貨期限發給各家供應商,並安排了一場線上供應商會議,在會議中,各家供應商開始拋出底價競爭,「我們事業部的負責人看著同業瘋狂削價,殺到底價之下還在殺,我們就退出了。」
這次血淋淋的震撼經驗,原本令拓凱團隊有些氣餒,結果卻峰迴路轉。
原來,當時低價搶下奇異訂單的廠商,最終無法順利交貨,經過兩季之後,奇異內部進行策略檢討與調整,再度派了8位全球採購主管前來拓凱拜訪。
「當時這些主管聽完拓凱的簡報之後,發現了三件事,」陳敬達說,第一,拓凱已成功研發的安全帽和自行車架,皆是攸關人身安全的產品,足以證明拓凱的製造能力;第二,當時拓凱已導入極為嚴格的航空品質系統,能夠通過全球最嚴格認證標準,這意味拓凱也有能力製造符合醫療標準的產品;第三個關鍵在於,拓凱自身便擁有樹脂配方技術,可針對奇異的需求進行更客製化的調整。
這種全方面的能力,讓奇異團隊留下深刻印象,拓凱最終成功拿下奇異的訂單。以此為基礎,逐漸將合作觸角延伸至西門子、飛利浦、東芝,最終讓拓凱在全球醫療設備供應鏈中站穩腳步。
以科學方式再提升技術品質
隨著在拓展健檢床板領域的成功,拓凱也開始將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應用到更廣泛的醫療設備中,成功開發出牙科用的齒模、高階輪椅的管件等產品。
在醫療領域中,拓凱仍保持一貫精益求精的文化。
受惠於工業局的工業合作計畫,因為台灣向奇異採購發電設計,奇異必須要提供相對應的合作信用點數,用於對台灣產業的投資或技術轉移。
在工業合作計畫的框架下,2011年台灣挑選了一批產業精英,前往美國奇異總部,接受價值30萬美元的「六標準差」(Six Sigma)品質管理培訓,陳敬達也代表拓凱前往美國受訓。
六標準差的精神,就是以系統性的科學方法,協助發掘在操作過程中所有可能的失誤,並設法改進至接近零失誤的一種方法論,讓每100萬個產品或服務中,僅有三至四次的失誤。
威爾許將這套品質系統導入奇異後,不僅幫助公司每年省下數百萬美元的費用,更讓這套方法論聲名大噪,許多企業紛紛仿效。陳敬達同樣將其帶回拓凱,進一步強化公司作業人員的培訓和認證,提升每個生產階段的品質,這也是拓凱的醫療產品能夠達到、甚至超越國際標準,贏得客戶信任和認可的重要助力。
而拓凱在技術研發上的進化,仍在持續。拓凱總經理沈貝倪曾說,拓凱製造醫療床板至今已超過20年,但始終保持戒慎恐懼的心情,「床板失誤所造成的疏失是不容小覷的,任何一個設計上的差錯,都可能對醫療造成很大的影。」
為了進一步提升品質,解決技術上遇到的難題,沈貝倪在2018年帶領團隊跟著顧問學習系統方法論,其中最令她欣慰的是,在過往公司的品質系統上進一步發展出「技術六標準差」(TFSS)的應用。這套新的方法論遵循著問題定義、研究、推論、提出假設,以及驗證五階段來解決問題。
沈貝倪以電腦斷層床板的研究計畫為例,團隊首先定義問題,然後對影響床板X光線穿透性、剛性與強度的因素,包括材料原子序、密度、穿透厚度、楊氏模數、物件幾何與負重等,將這些互相影響的關係,拆解成具體的研究議題。
其中一個課題,是探索人體組成與X光線能量流動及衰減的關係,研究員不再依賴傳統的試誤法(trial and error),而是通過科學驗證產出數學模型,進而減少七成的開發時間。
除了產品設計,這種新的方法論也延伸到了製程、模具和材料等領域。例如在解決一個客戶的床板斷裂問題時,團隊藉由研究模擬,居然找出客戶原始設計中的缺陷。
「我們向客戶說明研究結果時,也同步提供解決方案,客戶非常開心,同時主動邀請我們下次在產品組裝上共同協作,」沈貝倪笑著說。
醫療業務前景可期
經過多年的發展,醫療業務營收約占拓凱全年營收五%,雖然營收占比看似不高,「但因為醫療產業的特殊性,競爭相對較少,我們的醫療產品毛利率比其他產品更高,可達到四成,」沈文振自信地說。
同時,拓凱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應用領域。除了醫療床板之外,也配合中國大陸醫療器材廠商供貨,生產外骨骼機器人、助聽器零件等多元產品。
展望未來,拓凱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前景廣闊。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對高品質醫療設備的需求將持續成長,拓凱憑藉在碳纖維複合材料領域的領先技術和豐富經驗,有望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中,獲得更高的主動權。
2019年,前總統馬英九(中)三度拜訪拓凱總部,對於可單手輕鬆拿起的碳纖維車架,十分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