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汽水伯的手工沙士攤就擺在房子前的亭仔腳,是有塊小招牌,就簡簡單單寫著「汽水伯/手工/汽水/沙士」。
我把手工現做的沙士和小時候喝的彈珠汽水瓶畫在一起。
汽水伯的手工沙士攤就擺在房子前的亭仔腳,是有塊小招牌,就簡簡單單寫著「汽水伯/手工/汽水/沙士」。這不像註冊商標過的,倒好像掛在他胸前的名牌,在攤子邊也有一小塊,不過真的很不醒眼,還是得有在地人帶路才知道。
汽水伯的絕活是手工當場製作汽水和沙士,本來有一味古早的土雞蛋加沙士,喝來帶有一種獨特的牛奶味道,然而現代人口味變了,終究無可奈何的停賣了。
現在還有手工現做的汽水和沙士哦?在我看來,簡直可以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汽水伯的招牌很不顯眼,要有人帶才會知道這一攤
蘇打水或稱碳酸水或汽泡水,也就是把二氧化碳溶入水中,這是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 一七三三~一八○四年)在一七七○年左右發現的,變成一種清涼消暑的飲料;日本治台之初,受不了台灣的酷暑,一八九六年十月和一八九七年四月,日商就分別成立台灣製冰株式會社和台北製冰株式會社,賣起冰水來。不久台北街頭就出現了「ラムネ」(彈珠汽水)、曹達水(蘇打水)等解渴飲料;台灣人開的第一家汽水廠於於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年)開張,地點位於台北的今之長安西路,公司名為「進馨商會」,剛開始也是手工製作再裝瓶,生產「富士牌」汽水,後來又添加設備,擴增產能,生產「三手牌」彈珠汽水,「三手」其實代表創辦人張文杞三兄弟聯手出擊的意思。不料「三手」有「三隻手」之意,市場竟以「賊仔汽水」呼之,後來才更名為「黑松」,而沙士就是張文杞於一九四六年間引進台灣的。當時的配方係屬機密,美援時代,黑松沙士還一度正面迎戰進口的可口可樂,是台灣最堅韌的老牌企業之一。
一九一一年,嘉義就有了第一家製冰會社,由莊啟仁與德國技術合作,製作透明度較佳的冰塊。我推測在北回歸線經過的炙熱嘉義,「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的台灣俗諺可能很早就適用了。
汽水伯說當時嘉義學習汽水、沙士做法的學徒有十幾人,但敵不過機器的大量製造,後來只剩他一位了。我問他的沙士配方,他就支支吾吾的混過去,其實我也只是隨興問問,只消符合我的口味,再加上來參觀這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手工沙士,就很值得了。
汽水伯陳清郎成仙去了,攤子由兒子接手,不過地址也遷移了。新址是向榮街199號(原攤位斜對角)。
在地議員蔡文旭導覽--嘉義純手工汽水伯
【店家資訊】
◆汽水伯手工沙士
嘉義市西區向榮街199號(原攤位斜對角)
數位編輯整理:陳怡琳,陳子揚
Photo:魚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