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分享式經濟對於環境的永續發展貢獻良多,是因為這種模式可以減少個人消費,比方說,由四個人共享一部車,而不需要每個人都買一部車。分享式經濟也減少浪費,讓最需要的人能用到多出來的產能與沒人使用的資源。透過將產品與資產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分享式經濟提高了它們的價值。
在循環經濟當中,材質一再重複回收再利用,生生不息,因此可以在不同的產品生命週期維持價值。但,在某個特定的產品生命週期,多半還是由單一的顧客擁有、使用此產品。倘若在單一的產品生命週期間,有很多使用者可以共用同一個品項,那會如何?這樣一來,同樣的生產原料就可以為更多使用者創造更多價值。這便是分享式經濟、亦稱為協作消費的基本前提,人們渴望的是分享取用商品服務,而不是個人的所有權。
分享式經濟對於環境的永續發展貢獻良多,是因為這種模式可以減少個人消費,比方說,由四個人共享一部車,而不需要每個人都買一部車。分享式經濟也減少浪費,讓最需要的人能用到多出來的產能與沒人使用的資源。透過將產品與資產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分享式經濟提高了它們的價值。
雖然分享式經濟在英國國內生產毛額中僅占1.3%,在美國經濟中的占比甚至更低,但預估未來幾年會有爆炸性的成長。特別是,年輕的消費者非常喜歡分享,從分租公寓、汽車到書籍皆可分享。近50%的歐洲人相信,10年內,汽車將變成「共享」產品供人使用,而非由個人所有,當中更有73%的人預測,汽車共享服務將會快速成長。即便是人民對車有一股狂熱、而且是歐洲最大市場的德國,30歲以下的人購買新車的比率,也從1999年的6%降為2013年的2.7%。分享式經濟的先驅也從這股成長趨勢中獲利。傳統企業也感受到契機,更擔心被新創企業拋下,因此正著手改變他們的商業模式。
之前曾經談過,BMW過去只製造、銷售汽車,但現在也思考「如何透過產品與服務吸引客戶。」BMW的「馬上開」(DriveNow)汽車共享方案,為城裡沒有車但偶爾需要用車的人服務,讓客戶有機會以有系統的管道共享汽車。BMW擁有「馬上開」的所有車輛,客戶在「馬上開」的網站註冊,使用手機應用程式預約、使用汽車,再把車停在特定地區留待下一位客戶使用,按分鐘付費。
英國翠豐集團是歐洲最大的居家修繕用品零售商,也是「循環經濟100」的創始成員。翠峰也試行多項分享產品的行動。其中稱為「專案箱」的計畫,讓客戶在修繕住家時可以租用必要的DIY工具,不必購買。電鑽這類工具買回家後的使用時間通常用不到30分鐘,因此特別適合租賃。
焦點團體指出,女性比男性更喜歡這個概念。女性通常抱怨先生總是沒有適當的工具,結果把事情做得亂七八糟,要不然就是回店裡去買更多工具;男士的反應也很正面,因為他們不用自己去找適當的工具。結果是大家開心,壓力小了,家庭紛爭也少了。
摘自《儉樸創新》
數位編輯整理:楊逸竹,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