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李開復說:「五十二歲以前的我,為了名利,偏離了軸心,以致迷眩其中,付出沉重的代價而不自知。這場生死大病開啟了我的智慧,我依然會盡力投身工作,讓世界更好;但我更真切知道,生命該怎麼過才是更圓滿的!」
李開復在罹病之初,也曾像一般人那樣向老天質問:「為什麼是我?」化療過程中的身心巨痛,也讓他一度怨天尤人。友人特地帶他到佛光山拜見星雲大師,並在佛光山住了幾日。
有一天,李開復被安排和大師用早齋。大師突然問他:「開復,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他不假思索地說:「發揮最大化的影響力,世界因我而不同!」
大師說:「這樣太危險了!因為人是很渺小的,多一個我、少一個我,世界不會增減,一個人如果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那其實都是在追求名利啊!問問自己的心,千萬不要自己騙自己。」
聽到大師這樣的開示,李開復直覺五雷轟頂。從來沒有人這樣直接,卻又這麼溫和地指出他的盲點。
大師又說:「人身難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著改變世界,把自己做好就不容易了。要產生正能量,不要產生負能量,面對疾病,正能量是最有效的藥。」
那幾天李開復常聽大師開示,很多話語他雖然記住了,可是當下並沒有完全明白。後來他靜心養病時,大師的話時時在他心中迴盪,漸如醍醐灌頂,撥開他迷障的心,也矯正了他對「影響力」的思惟;當他終於看清自己的「心病」後,身體的病,終於得到真正治癒的契機。
李開復說:「我不是任何宗教的教徒,但我堅信星雲大師給我的許多指引。」他在書中以八頁的篇幅,記敘了「與星雲大師對談」的體悟,句句都是他受用一生的箴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