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從神經科學家的觀點,拖到高中才開始學外語,實在有夠荒謬。
從神經科學家的觀點,拖到高中才開始學外語,實在有夠荒謬。一旦等到青春期才學外語,學生必須加倍用功才能學會,而且大部分人永遠都無法精通它。你要是希望你的孩子能流利的說另一種語言,上上策顯然是早點學。
有一項研究,科學家針對一群在不同年齡移民美國,而且旅美至少五年的中國人或韓國人,測試他們的英文文法流利程度。這項測驗要求受測者找出一些句子中的文法錯誤,像是Tom is reading book in the bathtub. 或是The man climbed the ladder up carefully.
這項測驗非常簡單,母語是英語的六歲小孩,都能得高分,但是對於十七歲之後,才開始學英文的移民來說,還是會做錯很多題。只有七歲前就移民的人,成績能達到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水準。在八歲到十歲移民的這一組,每個人的成績都略差一些,而十一歲到十五歲才移民者,流利度又更遜色了。
研究人員發現,在八歲到十五歲移民的這群人當中,「接觸英文的年齡」與「該項測驗成績」之間,具有強烈相關性。但是在成年才移民的人當中,個人的測驗成績差異與年齡沒有相關。不論他們是從十八歲還是四十歲開始學英文,都鮮少有人能夠精通。
某些近期的研究發現:成年後學習語言的能力,也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也就是說,年輕的成人還是比年老的成人學得好。當然大家都同意,年輕的孩子比年紀大的人學得好。
對於父母或學校來說,這裡最重要的訊息再明顯不過:把握小孩子的超優語言學習能力,從小學或更早就開始教外語吧。說到學習語言,再沒有比趁早開始,更有效的了。
摘自《兒腦開竅手冊》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