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從神經科學家的觀點,拖到高中才開始學外語,實在有夠荒謬。

從神經科學家的觀點,拖到高中才開始學外語,實在有夠荒謬。一旦等到青春期才學外語,學生必須加倍用功才能學會,而且大部分人永遠都無法精通它。你要是希望你的孩子能流利的說另一種語言,上上策顯然是早點學。
有一項研究,科學家針對一群在不同年齡移民美國,而且旅美至少五年的中國人或韓國人,測試他們的英文文法流利程度。這項測驗要求受測者找出一些句子中的文法錯誤,像是Tom is reading book in the bathtub. 或是The man climbed the ladder up carefully.
這項測驗非常簡單,母語是英語的六歲小孩,都能得高分,但是對於十七歲之後,才開始學英文的移民來說,還是會做錯很多題。只有七歲前就移民的人,成績能達到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水準。在八歲到十歲移民的這一組,每個人的成績都略差一些,而十一歲到十五歲才移民者,流利度又更遜色了。
研究人員發現,在八歲到十五歲移民的這群人當中,「接觸英文的年齡」與「該項測驗成績」之間,具有強烈相關性。但是在成年才移民的人當中,個人的測驗成績差異與年齡沒有相關。不論他們是從十八歲還是四十歲開始學英文,都鮮少有人能夠精通。
某些近期的研究發現:成年後學習語言的能力,也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也就是說,年輕的成人還是比年老的成人學得好。當然大家都同意,年輕的孩子比年紀大的人學得好。
對於父母或學校來說,這裡最重要的訊息再明顯不過:把握小孩子的超優語言學習能力,從小學或更早就開始教外語吧。說到學習語言,再沒有比趁早開始,更有效的了。
摘自《兒腦開竅手冊》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