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現在的小孩幾乎都是在兩歲前,就開始看電視了。對於他們的未來而言,這可不是好消息。

現在的小孩幾乎都是在兩歲前,就開始看電視了。對於他們的未來而言,這可不是好消息。雖然銷售人員宣稱,像是「小小愛因斯坦」和「我的天才寶貝」這類幼兒智能開發節目,能讓你家小孩贏在起跑點上,但研究人員卻證明,結果剛好相反。
就像我們已經討論過的,感官經驗對於腦袋發育非常重要,尤其是突觸連結的生長與刪減,這種活動在出生頭三年非常活躍。我們可以預期,在這個腦部發育階段,如果睡醒時間有高達三分之一都花在看電視,孩子的腦袋應該會受到影響。問題是,怎麼個影響法?
寶寶的腦袋生來就能最有效率的從社交互動當中學習。譬如說,小寶寶從電視節目學習外語,效果並不理想。電子保母會減少嬰兒與其他人互動的時間,在很多方面都會損及發育。如果你在看電視,小孩和你在同一個房間,即便你原本無意要寶寶一起看,電視還是會干擾到寶寶的遊戲,也減低了親子之間的親密互動。
許多研究都證明,「嬰兒看電視」和「語言發展不良」有相關性。在美國,七個月到十六個月大的寶寶,在螢幕前待的時間愈長,知道的字彙愈少。泰國兒童滿週歲之前,如果每天待在螢幕前的時間有兩個小時以上,語言遲緩的風險會增加為六倍。即使是讓小嬰兒觀看「芝麻街」,也會和語言遲緩現象有相關性,雖說這個節目對三歲至五歲的小孩,有長期的良性影響。此外,讓寶寶看嬰兒DVD,還會降低他們在三歲時的認知能力。
小寶寶節目中典型的亮麗色彩和快速剪接,也有可能干擾到正常的注意力發展。暴露在緊扣人心的刺激,例如快節奏的娛樂節目中,有可能使得轉換成自主注意力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在一項縱貫研究中,三歲前觀看暴力節目的孩童,於五歲至八歲時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可能性,會增加為兩倍。不難想像,過動症兒童的父母可能會忍不住利用電視來讓過動兒分心,卻反而造成惡性循環。
目前還沒有可靠的研究能證實,看電視對寶寶有任何益處。法國最近禁止針對嬰兒製作電視節目,但美國不太可能這樣做。所以,只有靠為人父母者來保護寶寶,遠離電視,直到起碼兩歲以後。
摘自《兒腦開竅手冊》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Chuck Redden,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