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有情緒,沒關係,知道情緒管理大原則,加上小撇步,陪著孩子度過情緒風暴。

兒子從一歲九個月左右,就提早進入「Terrible Two」階段,不只強烈表達個人意見,情緒波動也很大。兒子開心時,奔跑、唱歌、跳舞、頻頻說「我愛你」,超級可愛,但想要的東西沒到手,下一秒就崩潰了,甚至還加演倒地敲頭的戲碼。
有一次,泡泡水沒了,兒子沒法吹泡泡,整個人大崩潰。
不巧適逢週日,德國沒有店家開門,要買都不可能。不過就算有地方買,我也不會屈服在哭聲之下,因為只要一次,我就玩不完了。每個人都有想要的東西,如果沒有機會讓孩子學到「要」的方式,等長大了,甚至成年了,可能都不知如何表達。
我一臉平靜,告訴他,媽媽知道他想吹泡泡,但是泡泡水沒有了,沒辦法吹出泡泡(恩,這道理說來簡單,對這年紀的孩子仍需要一點時間消化)。要買新的泡泡水,才能吹泡泡,但要等明天才能買。
我坐在他面前,大概抱得到他的距離,指著我前面的地板,重複說道:「你來媽媽前面(停頓)。你不哭才聽得到媽媽說話(停頓)。如果你用哭用叫的方式,我們就不買泡泡水了(停頓)。」內容包含,他必須先自己走到我面前,然後停止哭泣,接著聽我說話。
對一個一歲九個月的孩子來說,我知道不容易,但讓他自己完成過程,非常重要。而我每句話之間,刻意停頓,除了不想連珠炮式轟炸,也希望他有時間思考和行動,有機會靠自己的力量做到。
如果孩子一哭,爸媽就馬上禁止,甚至處罰,那他就算停下來了,也學不到自律,而是他律。甚至爸媽如果大聲喝止,孩子只學到「害怕」和「說話大聲的就贏」,不知道怎麼講理,以後就是有理也講不聽了。
一開始,我講「泡泡」兩個字,兒子就崩潰。我抬起我的「黃金食指」,看著他的眼睛,重複說過的話,指著前面的地板。
接著,他終於能走到我面前,但仍舊哭泣。我握著他的肩膀,看著他眼睛,再重複一次「你不哭,才聽得到媽媽說」。最後,他終於不大聲哭了,含著眼淚。
我重複最後一句話,他點頭,說:「好!買泡泡水。」然後靠在我身上,給我一個抱抱。這個過程,花了我專注完整的20分鐘。
我抱著他很久。我知道這對一個一歲九個月的孩子,很難。要從情緒崩潰到冷靜下來,對很多大人都不容易了。
我替他感到驕傲,因為他不是因為「怕我生氣」或「怕被處罰」,所以不哭,而是聽懂了每句話的意思,自己轉換情緒,還能給我擁抱。之後,他又變回開心小搗蛋,踢球玩玩具,好像一切都沒發生過。
但也幸好這發生在家裡,才能花時間慢慢解決。我很慶幸兒子還沒開始在外面展現他的「戲劇天份」,讓我們有機會在家裡「行前教育」。
這過程不是我突發奇想,而是過去與女兒「交手」得到的經驗。
我沒有什麼運氣,兩個孩子都算高敏感孩子,頭幾個月都很難入睡,個性強烈,哭聲特大。本性難移,但我一直相信,後天的調教,能讓「本性」用較好的方式展現。
【書籍資訊】
摘自《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
![]()
數位編輯整理:朱玉瑩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