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就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有所期待,所以比起得過且過的人,更容易感到挫折與失望。
圖片來源:Unsplash
可以慢,不要停。就算匍匐,也要前進!
時間複利的力量
前面的章節和大家分享如何在忙碌生活中找出碎片時間,以及如何運用這些時間來休息、學習與打造未來。然而,現實生活並不會因為我們設定了遠大的目標與夢想,就此一帆風順。
事實上,許多有夢的上班族爸媽會發現,自己做出「改變」的決定之後,生活好像變得更辛苦了,時常讓人感到挫折,甚至對自己失望。接下來就要談談,上班族爸媽常會面對的負面感受,以及如何不讓這些感受影響我們的行動,而能持續昂首前進。
想想你自己,在過去一週,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工作滿檔,一整天都在趕趕趕,老闆或客戶又突然給了更多難題,連小孩都不配合,特別的「番」…… 好不容易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刻,想到買來的書堆得如山高,卻都翻幾頁就擺著、報名的課程已經連續缺席兩次,再低頭看看鬆弛的肚子,連睡都睡不飽了,哪有時間上健身房?就算我們都知道要珍惜和把握碎片時間,但總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時候,發現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已經有段時間一步也沒有向前邁出去。
想放空一下滑滑社群媒體,卻看到老同學又帶全家出遊、離職的同事在新公司志得意滿…… 再回頭想想自己一年前立下的目標,實在很沮喪。身邊的人如果不支持我們的夢想或者再補上一句:「忙成這樣,都是你自找的!」很容易就會生出「算了」的念頭。畢竟,「維持現狀」絕對是比較容易的。
「對自己失望」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知道自己該做哪些事卻總是沒去做,這叫「罪有應得的失望」;另一種則是發現自己還沒達到理想的境界,我稱之為「夢想者的錯誤期望」。在達到目標之前的任何一刻,本來就都屬於「Not yet」的狀態,實在沒有必要對自己失望,那只會讓你更喪志,甚至就此放棄。
我時常鼓勵對自己失望的朋友,「愈想學跑,愈容易跌倒」。就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有所期待,所以比起得過且過的人,更容易感到挫折與失望。千萬不要因此否定自己,反而應該要先肯定自己想讓人生過得更好的決心。
生活的改變跟健身很像,一開始很容易就能感覺到自己的明顯改變,但過了幾個月就會進入停滯期,雖然還是一樣的努力,卻看不到任何醒目的成績,這就是讓很多人中途放棄健身運動的陷阱。然而這個階段,正是你最該要堅持下去的時候,也是重新檢視的契機,看看過去的計畫是否適合自己、是否需要調整。
一開始的起心動念,靠的是熱情和決心,做下決定的那一秒之後,人生彷彿進入新的一頁。但要熬過停滯期,靠的是「自律」與「恆毅力」,這兩個與人類天性相違背的心理素質,光靠喊口號很難生出來。
我一直都是做決定很明快的獅子座性格,磨練我最多的則是續航力。從決定創業到登記行號中間不過兩個月,沒想到現在已進入第十七個年頭。十七年間,我無數次萌生「公司收起來算了!」的念頭,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已經夠難,要一直維持在優質的狀態則需要用盡氣力,而我最缺乏的就是那種全神貫注的大量時間與精神。
【書籍資訊】
《爸媽不瞎忙:凱若的幸福家庭行事曆》
出版日期: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