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逆轉內耗
每一天的健康革命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沈君山教授(1932~2018)是一位跨世紀、跨領域、跨地域的學者與公共知識份子。在1994~1997年間擔任清華大學校長。這篇短文敘述我在清華大學畢業典禮中的講話,傳播他博學多才的一面。
歷史無法回頭,我們唯有放大視野,從全球化的大歷史,移民人口大遷徙的過程,尋找當前「台灣人」形成的歷史,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總體來看,台灣經歷過「七波移民潮」。現在台灣的本土與文化的形成,是這移民大歷史的一部分。
二○○三年,台灣與荷蘭合作,舉辦了名為「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特展,展覽的地點在故宮。當時故宮院長杜正勝為此寫了好幾篇文章,歌誦荷蘭人對台灣的「發現」,有如台灣因此「誕生」了。
讓我們活下去的理由一直都存在,但是當災難發生,就需要重新思考過去所認定的理由是否還能成立?在世紀轉變的關鍵時刻,發生許多災難,挑戰我們的生命信念,卻也給了我們機會,重新思考活下去的理由。
「後現代社會」有三點特色:第一,價值歸零;第二,生活拼湊;第三,看到就算。
沈君山先生走了。他出身世家,除了晚年的病痛,一輩子過著「公子」的生活,從建中、台大而留美,獲名校博士;在學界做過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在政界做過行政院政務委員;又浸淫於橋棋,出入於文藝;事業超乎常人,聲名顯於社會。這樣的一生,還會有什麼遺憾?
雖說放颱風假,百貨公司、KTV等特定產業生意反而會變好,但總的來說,受惠產業多出來的那點業績,絕對不可能平衡掉整體產業所付出的高額損失。
這本書作者是知名的作家洪蘭教授,之前我推薦過她的另一本好書『從大腦看人生』,相較於那本,這本書比較不強調大腦認知研究的基礎,整本書在於傳達社會價值與理念,當然還是引經據典,畢竟是教授撰寫的書,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不會少,絕對不是一般媚俗的暢銷書所能相提並論。
讓我們心存善念,努力工作,不問是不是成名,只問是不是對社會做出貢獻,在積極生活中各自尋求自己的幸福。
守護家人健康,免費領取顏宗海醫師「吃得安心生活錦囊」!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