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疫病、戰爭、經濟蕭條……當外在的世界打噴嚏,我們的心是否也跟著感冒了?

心病還需心藥醫。聖嚴法師開示用智慧超越恐懼;傅佩榮教授鼓勵大家,以昂揚的鬥志面對逆境;陳長文律師樂觀認為,不美好的表象,適足以洗滌美好的真相;周聯華牧師明亮心眼,看穿了苦難背後,原來隱藏著祝福;蕭新煌教授呼籲我們,以理性知識對抗無謂的慌亂和焦慮;孫越先生則說,只要還有「愛」,便可以彌補一切的人際嫌隙……。

十五位智者開出的心靈戰疫藥方,帖帖直指人心病灶、句句如針如砭。在惶惶亂世之中,替您找到通往平安的那一扇窗。

展現「強烈與積極的閱讀精神」——寫在「必有一扇窗」出版前  

高希均 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

當一九八九年柏林城牆倒塌,當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當冷戰壽終正寢之時,人類終於告別了被戰爭蹂躪的二十世紀。

誰也沒有預料到進入二十一世紀,被喻為「世界之都」的紐約市,居然在二00一年遭到了「九一一」恐怖事件,三千多位男女在二幢摩天大樓的火海中瞬間葬身。接著是美國的軍事反擊:先是阿富汗,後是伊拉克。

更沒有預料到,當美國軍隊在四月上旬攻佔巴格達之時,另一場無形的戰爭早已悄悄地從廣東與香港往外侵襲,現在已經嚴重地威脅到了台灣。這當然就是到五月中為止還是撲朔迷離,甚至令人束手無策的SARS病疫。

根據WHO五月中旬的認定,北京、香港、台北等都被列為「高度傳染區」。而同時也有四十餘國把台灣列為旅行警告區。此刻在台灣SARS的死亡病例已近三十,居家隔離人數超過一萬二千,媒體上,以「人心惶惶」來形容民眾,以「慌了手腳」來形容政府,或許失之誇大,但是台灣人民確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與不安之中。

再強烈的地震,再可怕的水災,祇限於一時及一地;而無形的SARS則神出鬼沒;更嚴重的是:還缺少有效的藥品可以治療。人不怕生病,只怕沒有藥可以治好病。

這就是為什麼「天下文化」決定在第一時間邀請國內十五位智者,各以他們的智慧及哲思,對此刻台灣徬徨的人心,提出逆境箴言,「必有一扇窗」 就是這麼一本人人可以得益的好書。

從SARS在台灣的蔓延過程中,令我憂心的是:台灣這個社會愈來愈開放而多元,可惜公權力愈來愈弱,公德心愈來愈少。如果因此而促使大家來討論公權力與公德心的重振,這將是抗煞的一大收穫。

做為一個唸經濟的,我思考的另一個焦點當然是SARS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根據五月九日亞洲開發銀行的預測,如果SARS延續到今年第三季,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將會由原先估計的3.7%跌落到1.8%,不可謂不大。

面對這麼巨大的衝擊,面對這麼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個人則「浪漫地」建議大家,正可利用「少出門」的約束來增加「多讀書」的得益。

如果這樣,SARS就可以改寫成Strong & Active Reading Spirit——「強烈與積極的閱讀精神」,也許可稱之為「良性SARS」。

因此我又構思了幾則關於閱讀的新片語,相互傳染,共同分享。

讀書人的堅持:除了知識,一無所求;

讀書人的風骨:除了知識,一無所有。

無用的人,靠讀書的力量,不再無用;
平庸的人,靠讀書的力量,不再平庸;
落後的社會,靠讀書的力量,不再落後;
貧窮的國家,靠讀書的力量,不再貧窮。

「百無一用」不是書生,是文盲。
「十項全能」不是金錢,是知識。

與書結緣,是一生之福;
與書絕緣,是一生之痛。

勢力社會,人的地位來自財富;
公平社會,人的價值來自知識。

學生不讀書,成績不會及格;
企業人不讀書,業績不會及格;
官員民代不讀書,政績不會及格;
全民不讀書,社會考績不會及格。

權貴政要與商界聞人擅長
球場揮桿,
利益輸送,
最陌生的是讀一流書,
最健忘的是做一流人。

二○○三年五月十五日台北

蕭新煌 作者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研院亞太研究計畫主持人、總統府國策顧問、總統府政府改造委員會委員、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單國璽 作者

1923年12月2日出生於河南省濮陽縣,1946加入耶穌會,1955年在菲律賓碧瑤晉鐸,1980年晉升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於1991年6月任天主教高雄教區主教,並多次擔任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1998年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擢升為樞機,成為台灣地區的第一位樞機,也是華人第五位獲得此榮銜者。2006年7月,單樞機進行體檢時,發現罹患了肺腺癌,受台灣各界關注。 在祈禱、分辨後,單樞機進行走遍全台灣的「生命告別之旅──人生思維巡迴講座」,與大家分享他對生老病死的看法及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幫助人更深一層瞭解天主教的信仰,為天主無限大愛的福音作證。


寇紹恩 作者
台北基督之家教會主任牧師
孫越 作者
本名為「孫鉞」,祖籍浙江省餘姚,1930年10月26日生於東北瀋陽,長於上海、天津,經歷過瀋陽的918、上海的128事變,守過蘆溝橋,823金門炮戰時人也正在金門。於1949年隨裝甲兵到台灣,後來因為酒半醉而進了「水牛劇團」,從此開始演藝生涯。第一部電影作品為《白雲故鄉》,而在1963年,正式由軍中劇團跨進電影圈的首部電影作品則為《牧野恩仇》,共拍超過200部電影,以扮演反派角色居多。除了電影演出,也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的基本演員,曾與張小燕在台視白嘉莉主持的綜藝節目《銀河璇宮》首創短劇,後又與陶大偉、夏玲玲演出造成轟動的《小人物狂想曲》。1981年,孫越打破三台默契,與陶大偉受當時剛成立的滾石唱片邀約,出版了獲得廣大迴響的〈朋友歌〉。 同樣在1981年,受陶大偉影響受洗成為基督徒,同年參與《宇宙光》雜誌發起的「送炭到蘭嶼」活動,爾後開始推動公益。1983年,因為參加了「送炭到泰北」活動,改變了他一生的計畫,此後獻身於傳播福音以及公益活動,不遺餘力。於同年,在演藝事業正值顛峰時期,毅然宣誓擔任終身義工,服務社會,並且規定自己一年中有八個月必須用於公益推動的工作。1984年,成功戒去長達37年的菸癮。1989年8月22日,拍完《兩個油漆匠》電影後,在董氏基金會召開了「只見公益,不見孫越」記者會,宣布從此退出演藝界,全力投入公益推動。 ◎重要經歷 1969年《揚子江風雲》獲得第7屆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1983年《搭錯車》獲得第20屆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2010年獲得電影金馬獎「特別貢獻獎」
星雲大師 作者

江蘇江都人,曾參學金山、焦山、棲霞等禪淨律學諸大叢林。

一九四九年春來台,一九五三年創宜蘭念佛會,奠定弘法事業的基礎。

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以人間佛教為宗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近三百所道場,又創辦多所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雲水醫院、佛教學院,暨興辦西來、佛光、南華、南天及光明大學等。

一九七○年後,相繼成立「大慈育幼院」、「仁愛之家」,收容撫育孤苦無依之幼童、老人,及從事急難救濟等福利社會。一九七七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並出版《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編著《佛光教科書》、《佛教叢書》、《百年佛緣》、《貧僧有話要說》等。

二○一七年五月發表《星雲大師全集》,共三百六十五冊,收錄畢生著作。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以地球人自居,對於:同體與共生、平等與和平、環保與心保、幸福與安樂等理念多所發揚,於一九九一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總會會長,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


周神助 作者
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
周聯華 作者
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
聖嚴法師 作者
聖嚴法師一九三○年生於江蘇南通,一九四三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一九七五年應邀赴美弘法。一九八九年創建法鼓山,並於二○○五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獲獎無數,卻仍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回顧自己的一生,即使顛沛流離,法師仍稟承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未曾停歇於世界各地指導禪修、弘揚佛法,接引無數東西方人士。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晚年更投入於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於世界的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二○○九年二月三日下午四時,聖嚴法師捨報圓寂,享壽七十八歲。
馬英九 作者

一九五○年生,台大法律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一九八一年返台,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自此歷任總統府祕書、行政院研考會主委、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國大代表、法務部長、兩任期台北市長等,多年重要公職經歷外,並曾任教於政大法律系。 二○○五年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推動黨務革新,並帶領國民黨在二○○五年「三合一」公職選舉奪得勝選,二十三席縣市首長,囊括十五席,全台藍天再現。 二○○七年二月十三日因市長任內的特別費案遭起訴,辭國民黨主席職務,並宣佈參選二○○八年總統。


鄭石岩 作者
鄭石岩,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曾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負責全國學校輔導工作。從事心理諮商與教學研究多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著作超過三十本,包括:《覺.教導的智慧》(優良圖書金鼎獎)、《人生路這麼走》、《無常.有效面對生活》、《安度難關》以及【唯識派心理學】系列六書,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
傅佩榮 作者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暨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書。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品味人生12講》、《傅佩榮易經課》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傅佩榮國學官方頻道:https://reurl.cc/mEZgl


南方朔 作者
社會觀察家
高清愿 作者
統一企業集團總裁

2003/06/05

BBP159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86-417-143-7

179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