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自然

野鳥放大鏡套書
優惠價
85
$816
書籍介紹

台灣的賞鳥風氣在許多愛好者和保育團體的努力下,日益蓬勃發展,賞鳥應該可算是台灣自然觀察活動中最為成熟的一項,不僅喜愛者眾,就連相關的攝影或生態紀錄片,成績都非常可觀。

賞鳥的最大好處就是隨時隨地皆可進行,一個人可以,一群人也行,有望遠鏡最好,用肉眼也無所謂。除了眼睛的饗宴外,耳朵也有無上的享受。每種鳥類都有其獨特的鳴聲,主角清唱好聽,混聲合唱更是天籟。最好的還有每年秋季之後,遠方的鳥兒不遠千里來到台灣這個蕞爾小島,或短暫歇息,繼續南遷,或在此度過整個冬天。於是台灣一年四季皆有鳥可賞,喜愛賞鳥的人真的會樂不思蜀。

記錄鳥類的方式,每位賞鳥者都不同,有的喜歡拿著圖鑑直接註記在書頁上,包括出現的時間、月份、地點等;有的則喜愛拼鳥種的多寡,於是上山下海四處奔波,只為再添一筆新紀錄;有的則用攝影一一拍下野鳥美麗的倩影,甚至不惜投資買下昂貴的攝影器材,挑戰高難度的拍攝。

於是野鳥的資訊空前發達,一向新聞媒體少有興趣的自然題材,似乎獨厚鳥兒,許多野鳥也得到莫大的關注。但我們真的夠瞭解這一群時時刻刻出現在身邊的野鳥嗎?對牠們的生活真貌究竟知道多少?

作者許晉榮窮十餘年的光陰,默默記錄著野鳥生活的真貌,同時也親眼見證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習性,這樣的圖像紀錄不再只是拍到鳥類美麗的外貌,而是真切地為大多數人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第一次有機會一睹野鳥的私密生活,原來牠們也和我們一樣,有著食衣住行的煩惱,也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這樣的介紹角度應該是台灣首見的,『野鳥放大鏡』真摯推薦給所有愛護自然的朋友,作者的投入與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更難得的十餘年的紮實工夫,不僅是攝影的精進,還有對野鳥的深入觀察,才能捕捉到許多難得一見的畫面。

野鳥放大鏡(食衣篇)

出版序
推薦序
作者序

飛行饕客
鳥以食為天
吸蜜大法
食花養生
果實盛宴
水果自助餐
吃硬不吃軟
吃軟不吃硬
除蟲大師
四足美味
水底總動員
片甲不留
蛇蠍殺手
鼠輩宿敵
同類相殘
素食主義
不可食無肉
葷素不拘
微醺好滋味
沒事多喝水
大自然清道夫
貯食好習慣
不吐不快
傾洩而下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慧眼獨

空中獵手
覓食顯神通
特蒐美食團
定點捕食專家
以靜制動的忍者
猛將奇兵
海空協同作戰
饕客大集合
不勞而獲投機客
超級特攻隊
鳥類直昇機
天降神兵
天才標魚手
小心翼翼潛行術
一擲千驚捕食術

繽紛羽翼
神奇羽毛衣
天生愛洗澡
優質澡堂何處尋
城鎮、都會區的水場
鄉野間的水場
山林之中的水場
濱海濕地的水場
無人島嶼的水場
嚕啦啦泡澡浴
開懷浸濕浴
克難沾濕浴
快速蜻蜓點水浴
身心放鬆日光浴
塵土飛揚沙土浴

愛惜羽毛
美容保養
梳妝打扮
搔到癢處
你累了嗎
伸展筋骨
自製保養品

飛羽為伴
人鳥之間
鳥獸之間
人類不歡迎的鳥類
防鳥之道
受人類喜愛的鳥類
愛鳥之道

野鳥放大鏡(住行篇)

出版序
梁皆得推薦序
作者序

比翼雙飛
結婚的季節
夫妻同心
夫以妻為貴
三妻四妾
男為悅己者容
戀愛嘉年華
歌唱擂台
愛情舞會
定情之物
保衛家園
宣示主權
動口不動手
高手過招
追趕跑跳碰
戰勝自己

奇妙鳥巢
築巢看風水
巧奪天工育嬰房
愛心佈置鳥搖籃
地上嬰兒床
草叢育嬰房
灌木育嬰房
喬木上的搖籃
樹洞育嬰房
土洞育嬰房
岩壁育嬰中心
土壁育嬰房
水邊嬰兒床
水面搖籃
浮葉搖籃
人造育嬰房
寄養家庭

飛羽之愛
傳宗接代進行式
小鳥蛋大學問
智慧型親鳥孵蛋法
破殼而出
無微不至育兒術
小小鳥兒當自強
只要我長大
疲於奔命養父母
鳥類也會坐月子
親子溝通無障礙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殘酷的手足相爭
想飛的日子
像爸爸像媽媽
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
天生愛變裝
天然隱形衣
捨命護幼雛

天空之翼
飛行奇蹟
展翅高飛
一飛衝天
勇闖天際
超完美俯衝
空中定位術
歡迎搭乘隱形電梯
飛行生活家
神乎其技的羽翼
多功能降落器
飛行冠軍
大鳥慢飛
水底也能飛
長途旅行

羽翼之外
雙腳萬能
能飛也能跑
超強划水裝備
高效率涉水鞋
凌波微步葉行者
爬樹專家
攀壁也能睡
是工具也是武器
空中終極武器
特製捕魚利器
專業捕蛇配備
野鳥專用腳環
喜愛步行的鳥
不良於行的鳥
踏水而行展輕功

飛羽生命
晚上不睡覺的鳥
野鳥的睡眠與休息
雨中即景
強敵環視
生命無常

鏡頭下的野鳥世界

許晉榮

自幼生長在高雄縣鄉下地方,當時環境尚未遭到工業化的嚴重污染,而溪溝與稻田裡魚蝦、青蛙成群,荒地和綠野間則棲息了各種昆蟲;印象中,歡樂的童年便是在釣青蛙、灌蟋蟀和在路燈下捕捉甲蟲等活動中愉快的度過 。

雖然幼年時便經常躺在柔軟的草地上,仰望著高空幻化的白雲發呆,憧憬著如同鳥兒般無拘無束的自由翱翔於天際。但和鳥類結下不解之緣應該是開始於:颱風天瞞著父母,冒著風雨搶救回飄搖欲墜的單薄鳥巢,並且整夜不敢稍加鬆懈,卻又極度生疏的當起了雛鳥的代理親職。當時對於鳥類的名稱和食性、行為等均一無所悉,就在首次照顧幼鳥的任務受挫後,便興起了認識野鳥的念頭。

當兵時抽到金馬獎,除了返台休假之外,整個役期都在金門度過。在尚未解除戰地政務的緊張年代,金門雖然到處鳥況空前,卻不容許在管制區域徘徊張望,所以部份同袍視為畏途的晨昏體能路跑訓練,即環繞太湖一圈再回到部隊,對我而言,反而成為愉快的觀鳥路線。

投入程式設計工作幾年後,蟄伏在內心深處屬於野外不羈的躁動,讓我開始蠢蠢不安於室,從事鳥類觀察一路走來,親眼見到台灣環境的急劇變遷,心中油然興起記錄生態環境的念頭,隨即辭去工作從事鳥類生態攝影,開始過著縱橫山野、餐風露宿的野夫生活。

本書的內容集結了十幾年來我對野鳥世界的探索與紀錄,分別就鳥類的覓食方法與技巧、羽翼的功能與維護、繁殖與鳥巢的形態和移動行為類型等章節,將自己在野外的親身觀察以圖片實例的方式呈現,最後並探討鳥與人類、植物以至整個生態環境間的相互關係。

本書進行圖文篩選階段,適逢父親病危辭世。失怙之痛一度萬念俱灰,出版進度幾近停擺;感謝好友吳尊賢主編、總編輯張蕙芬和所有關懷的親友們持續鼓勵,本書才得以幾經波折後還能夠催生出來。也感謝好友梁皆得,在百忙中還抽空為吾等平庸之輩跨刀寫序。

最後將這本書獻給對家庭和子女的照顧無微不至的慈愛父親,並感謝您對我不務正業的志趣給予最大放任與支持,謹將十幾年來野外採集觀察的紀錄精粹集結成冊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

摘自《野鳥放大鏡﹝食衣篇﹞《野鳥放大鏡(住行篇)》作者序

鳥類的世界是多采多姿且引人入勝的,目前坊間關於鳥類的攝影書籍也有不少,不過大多偏向種類辨認圖鑑式的書籍,同質性偏高,對各種鳥類的有趣行為或有提及,但著墨較少。

這本書以本土出現的鳥類為主,以牠們不同的身體構造,淺談其功能及特性,或是哪一種鳥對哪些食物有所偏好等等,以及將牠們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行為,做有系統的整理介紹,有鳥類教科書的功能,但絕對是一本有趣且引人入勝的鳥類教科書。

透過晉榮入微的觀察,以及精湛的攝影技巧,佐以淺顯的文字,圖文並貌,相信本書能讓讀者對鳥類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瞭解。

——梁皆得(知名生態攝影家及生態紀錄片拍攝者)

許晉榮 作者

1965年生於高雄縣,資深賞鳥人及傑出的鳥類攝影家,十餘年已累積無數出色的攝影作品。曾執行公共電視台生態節目「福爾摩沙大地~鳥類世界」紀錄片拍攝。參與玉山國家公園「台灣黑熊研究計劃」之追蹤記錄、拍攝工作。

著有《四季飛羽》(橋頭糖廠)、《茂林風華》(高雄縣茂林鄉公所)、《第一境象》(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永安風采》(高雄縣永安鄉公所)、《鳥類放大鏡(食衣篇)》(天下文化出版)、《鳥類放大鏡(住行篇)》(天下文化出版)。現在除了持續觀察與拍攝鳥類之外,也著迷於自然錄音工作,希望把台灣的自然聲音一一記錄下來。


2014/05/30

BBT4003X

大樹文化

套書不分售

14.8×21cm

彩色

9780004173245

410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