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稱為「愛智」。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檢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因此許多人開始覺醒,並且思考自己的人生應該何去何從。哲學脫離人生,將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學,將是盲目的。
傅佩榮教授每週四於台大開設的「哲學與人生」課堂,十七年來,座無虛席。這是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的通識課程,約達一萬多學生人次。
本書集其十數年之授課精華所成就的作品,開宗明義介紹「哲學是什麼?」前半段以西方為焦點,探討「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話與悲劇」、「蘇格拉底」、「存在主義」、「荒謬之超越」等普遍的知識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學的途徑。後半段則以「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儒家的風格」與「道家的智慧」為主題,揭示中國傳統文化中體大思精的人生哲理與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此外,尚有「藝術與審美」、「宗教與永恆」、「教育與自我」等題材。
全書的結論放在「文化的視野」,這亦是通識教育的目的所在,有助於拓展人們的眼界與心胸,不僅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在特定議題上採取合理的原則與立場。
自 序 哲學與人生
第一章 哲學是什麼
第二章 思想方法
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
第四章 神話與悲劇
第五章 蘇格拉底
第六章 存在主義
第七章 荒謬之超越
第八章 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
第九章 儒家的風格
第十章 道家的智慧
第十一章 藝術與審美
第十二章 宗教與永恆
第十三章 教育與自我
第十四章 文化的視野
書目 推薦延伸閱讀
哲學與人生
先引一段簡單的對話。
學生問:「人生有什麼意義?」
老師答:「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你可以不斷地詢問『人生有什麼意義?』」
這也是一段真實的對話。人生無異於詢問的過程,因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釋,於是每一個人在生命的某一階段,總會浮現一種深刻的願望,想要了解「與自己有關的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稱為「愛智」。自從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檢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許多人開始覺醒,並且思考自己的人生應該何去何從。的確,哲學脫離人生,將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學,將是盲目的。方東美先生說:哲學不能烘麵包,但是能使麵包增加甜味。換言之,哲學不能當飯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
我自十八歲開始研習哲學,至今三十五年。先由西方哲學入手,知道哲學家必須具備「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的功力,否則難以形成一貫的見解,更談不上引領時代的思潮。西方如此,中國亦然。我近年致力於解讀儒家與道家的經典,發現其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可以與西方哲學家的最高境界並駕齊驅而相融互攝。經由合宜的詮釋,我們可以同時品味及享用中西雙方的成果,進而在回答自己「人生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時,會覺得充實、圓滿而喜悅。
我在台灣大學為全校同學所開的通識課程,名稱即是「哲學與人生」,十餘年來選課學生將近一萬人。我在設計課程內容時,兼顧西方與中國,側重人生與文化,而以哲學的思辨方法貫穿其間。以下稍作說明:
在開宗明義介紹「哲學是什麼?」之後,我以西方為焦點,探討「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話與悲劇」。這些是普遍的知識背景,提供了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學的途徑。接著,西方哲學家之中對人生作過親切考察的不在少數,我以希臘時代的「蘇格拉底」與當代的「存在主義」為代表,並且以「荒謬之超越」為其壓軸,由此顯示現代人困處於荒謬情境,仍可力圖超越。
到了課程後半段,首先綜述「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儒家的風格」與「道家的智慧」。許多同學至此忽然覺悟,原來自己的傳統文化中也有哲學,也有體大思精的人生哲理,也有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只要心平氣和,不存任何偏見,將會發現所有文化都有其安身立命的秘方。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多加認識,取精用宏,使之再現生機與活力,不是十分恰當嗎?
既然談到人生,就不可忽略「藝術與審美」、「宗教與永恆」、「教育與自我」這三個題材。我們由哲學角度所作的解析與評論,是否較為周全?是否會比「見仁見智」稍好一些?最後的結論是「文化的視野」,這也是通識教育的目的所在,希望有助於拓展學生的眼界與心胸,使他們不僅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在特定議題上採取合理的原則與立場。
這門課於1986年開始講授,當年我即倖獲民生報評選為校園熱門教授。十年之後,竟又被台大學生的「終身學習網站」票選為全校最佳通識課程第一名。我在教學時「樂在其中」,而無意以此自滿。
我從歷年來每次上課之後的「問與答」,學會了表達、答問與論辯的技巧,使我提升了與人分享心得的能力。我的講義內容不斷增訂,並由清涼音文化公司製成錄音帶,但未發行。承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美意,將上課錄音整理為文字,再經修訂潤飾而成此書。十餘年來的心血付梓,只有感恩與喜悅可說。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暨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書。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品味人生12講》、《傅佩榮易經課》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傅佩榮國學官方頻道:https://reurl.cc/mEZgl
2003/10/16
BBW4101
天下文化
平裝
19×26cm
黑白
9789864171934
392
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