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有七個散居全台灣各產業、年屆四十的中高階主管,有一天靈光一閃,決定去考EMBA,不小心考進交大EMBA同一班。
從台北攻進風城,他們因緣際會組成任務導向的「風城七口組」,也因而開啟長達二年多的共讀、共生,相互依存的小城週記。
這群背景、專長互異,平均年齡高於四十的5 男2 女,每隔週就有兩整天在一起,沒有課的週末,是他們的課業研討時間,算起來,二年半的時間裡,他們每個月平均見面二十五小時;合計相處了一千三百五十小時,加上離家一百公里,時間和空間交織的氛圍,讓他們結合一種命運與共的友誼新關係。
這個猶如命運共同體的「風城七口組」,在本書記載他們的友誼、中年再進修的心路歷程、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心得、和EMBA老師的互動,以及如何考進EMBA的方法,供想進軍EMBA的有志之士一個好的參考。
序 EMBA是什麼? 楊千序
中年的自我要求、終身學習 宣明智
序 EMBA,帶動改變的力量 蔡孟峰
序 懷念的中年求學美好時光 黃種智
作者序 EMBA的學習記趣
前 言 我們在風城相遇
第一篇 四十,上學去!
第一章 那一夜,我們跳康康舞
第二章 老婆,請你別生氣
第三章 愛與體諒
第四章 風城十大酷刑
第五章 「獅群」領導人
第六章 人人都是大明星
第七章 全班公敵?
第二篇 G7圓桌論壇
第八章 當我們同在一起(風城七口組群像)
賬房一 蕾芙麗:法式風格的竹科女
活動二 詹姆士:村上春樹筆下的「金星人」
財務三 艾倫:高財富智商的理財快易通
學藝四 恩迪:比數字更會玩遊戲的多芬魚
發言五 傑希:活力充沛的發電男
形象六 亞歷山大:高科技硬體裡的天使心
組頭七 凱西:住在夢想星球上的媒體人
第三篇 生活學習營
第九章 中年遊學記之一:人生的真贏家
第十章 中年遊學記之二:Haas教授的十元美金
第十一章 中年撞到牆
第十二章 咖啡廳的天使淚
第十三章 小天使超級比一比
第十四章 EMBA小劇場
第十五章 人人需要EMBA
附錄一 誰適合讀EMBA?
附錄二 EMBA全攻略
附錄三 EMBA的四十九個價值
附錄四 風城七口組的生活地圖
MBA的學習記趣
風城七口組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EMBA,多半期待這是個提升個人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求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有機會分享同學們的喜訊,間接證明了EMBA可以為個人及企業加值;我們經常看到創業的同學當選創業楷模、得到「小巨人獎」,或成功上市;擔任專業經理人的同學們,分別獲得「最佳經理人」的殊榮;還有人成功轉換跑道,從公務員轉任民營事業董事長。
唸了EMBA,升官、加薪好像變成常態,風城EMBA裡,超過二分之一的企業學子,在一至兩年內獲得升遷及加薪。
我們必須感激EMBA,在這個絕佳的產學交流平台上,學校透過系統化的教學,讓我們學到管理理論、技術、程序與步驟。
藉由理論和企業商場實戰的交會,得到領會和體悟,正是許多EMBA學員在工作崗位上得以突破、創造成就的關鍵因素。
EMBA讓企業和個人得到成長,這些成功經驗,必然是許多企業及經營者借鏡的對象,固然值得成為後世的典範,但我們想把嚴肅的課堂學習及有一點負擔的課業內容,留在EMBA教室,讓有志進入EMBA自行體會、揣摩,這本書,我們想記錄的只是一群中年企業學子在EMBA的生活和學習記趣。
書中繞來繞去說得都是我們在離家一百里處,彼此共同學習、互動過程中點點滴滴以及微小的樂趣、感動和夢想。因為,藉由友情開端的這本學習週誌,是我們在EMBA得到的終身價值,那就是得到珍貴的中年友情,以及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自修自學的能力和開拓人生的勇氣。
故事從「風城七口組」的成軍說起,七個企業學子從台北攻進風城,為了學業運作順暢的小組形式,賦予每位組員不同的任務,分別以《賬房一口》、《活動二口》、《總務三口》、《學藝四口》、《發言五口》、《形象六口》和《組頭七口》為名,共同建構所謂的「風城七口組」。
「風城七口組」代表一個七人為單位的團隊,其中同時也有七個不同的角色,如何在EMBA這個大舞台磨礪和融合?如何化解衝突、凝聚共識,一篇篇週記,記載著我們中年求學經驗和心路歷程,以及我們的集體記憶。
「那一夜,我們跳康康」,是我們第一次以團隊面貌成為全班的焦點;在新竹波飯店的「風城十大酷刑」,我們藉由遊戲來練習拍賣機制;「中年撞到牆」是我們在課堂裡體會出企業與人都會面臨到生命週期的真義。
點點滴滴、瑣瑣碎碎的風城記事,陸陸續續在基民、文斌、艾倫、志清、俊宏寫了一年多的週記中出現;蕙釧則用彩色鉛筆,為相聚的日子留下一幀幀精采的圖像,清晰地呈現出我們在求學過程中的有趣風景。
唯一有點麻煩的是,七個人創作的形式和風格不盡相同,匯集起來需要許多整合的功夫,但無論如何,我們確實完成了這本共同創作的學習週記。
今日的目標是昨日的累積,這本週記不見得完美,但至少是我們鼓起勇氣的嘗試,藉由這本書,我們可以大聲地說,自己打破了習慣領域的侷限。
這本書是我們中年人生重要的記憶,但更期盼的是,希望能激起更多企業人對EMBA的興趣,也期待讀者能看見EMBA提供個人升官、加薪之外的另一重價值。
EMBA是一群懂得投資自己終身學習的社會菁英,他們是各個組織中的經營團隊成員。這本書只是一大群EMBA學員中,一個很小的縮影,由這個縮影,給了我們無比的想像空間。很高興他們竟然可以在公忙及課餘,擠出這樣作品。風城七口組就像每個EMBA班級,都是命運的巧合,所以我看這都算是奇蹟的善事,很值得鼓勵。
──楊千(交大經營管理所教授、EMBA執行長)
這一群「中年上學去」的莘莘學子,他們每隔週的週末、週日兩整天,都要關在教室裡頭學拳練劍,難得的假日,卻選擇拋妻(夫)棄子,辛勤的工作之外,還要預習個案、交課業報告,整整長達三到四年的時間。我要說這一群中年人在自我要求、終身學習,以及自我虐待的傾向上都是很不一樣的一群。書中的主人翁「風城七口組」以幽默、風趣的筆法,點點滴滴的記載了他們七人暴走交大,有趣的學習過程和中年學子的感動,值得年輕人或擔心「中年撞到牆」的職場人細細咀嚼。
──聯華電子公司副董事長 宣明智
EMBA是一群有心學習、想改變自我的人。也是一個透過分享與學習所聚集的團體。因此,EMBA是帶動改變的力量。很高興推薦這本《風城七口組EMBA私週記》,如果您對書中描述的情境有些感觸的話,或許您應該考慮加入EMBA 的陣容,透過學習與分享,來豐富您的人生。
──台新銀行總經理 蔡孟峰
2005/01/28
BCB30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86-417-438-X
208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