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豪門家族的過往,數不盡的變調故事
每個人都知道,真相不是真相,謊言更勝謊言
──人人熱烈討論,驚駭襲捲33國書市──
★ 亞馬遜書店2015此生必讀百大青少年好書
★《紐約時報》2014年最受矚目選書
★《時代雜誌》2014年最佳青少年選書
★《出版人週刊》2014年最佳好書
★ 美國全國廣播電台2014年好書
★ 號角圖書2014年最佳小說
★ 「好讀」網站2014年最佳青少年小說
★ BuzzFeed網站2014 年最佳青少年小說
我要警告在看《騙徒》的人。
小心你們的下巴掉到地上。真的,真的有這麼厲害。
我們是辛克萊家族。
我們不虞匱乏。
不會有人犯錯。
夏天時,我們多半待在外海的美麗小島避暑。
也許,讓你知道這些就夠了。
何曼莊(小說家)
這是典型新英格蘭與紐約州的老豪門家族寫照,透過女孩充滿創傷的童年訴說富豪家族的沒落。那個女孩的慘綠青春,充滿著家庭醫生的會面、止痛藥、寄出後下落不明的情書、寶藍色義大利馬桶、百大文學名著,各式淡淡夏日憂傷跟偶爾出現的父親,絮絮叨叨地像蠶絲被上的刺繡細節,而這些細節代表的,是一個階級的財力與可揮霍的時間、養尊處優的空虛與寂寞、也訴說著那曾經輝煌的社會階級正在衰敗。然而為什麼一個美東天龍國家道中落女孩的成長故事會跟我們有關呢?
凱登絲的外公是他那一代的菁英,良好的家世與教育、安逸的生活、資本家的賺錢方式──以及世界旅行──那個時代的上流社會用異國紀念品妝飾他們優雅的鄉居生活:從中國買來的象牙與犀牛角擺設,在手中拿著iPad的千禧年世代孫女看來,只是大而無當、並且可能違反環保公約的老舊價值,她會對外公說:「你不要叫人家老中(對華人輕視的稱呼)。」而外公則推薦她讀沙特的《存在與虛無》。
無論富豪或平民,美國或台灣,三代同堂的家庭關係總是這樣微妙地互相牽制、互相怨懟、又離不開彼此,中間的壯年世代每次回老家總是帶著盤算、心想對於家產老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小孩對大人的明爭暗鬥心知肚明,卻覺得無聊,也因為家人在一起總是吵架而覺得嫌惡不已。老人知道時不我予,但卻心有不甘,為什麼,那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呢?
美好的日子總是一去不復返的,而那永遠糾纏不清的家族關係,說穿了,所有人的掙扎與虛無,都旨在追求一件事,就是「被愛」的證明。
摘自《騙徒》導讀
美好的日子總是一去不復返的,而那永遠糾纏不清的家族關係,說穿了,所有人的掙扎與虛無,都旨在追求一件事,就是「被愛」的證明。
──天才小說家 何曼莊 專文推薦
驚悚絕美、細膩優異,本書縈繞不去,令人難以忘懷。
──約翰.格林,《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暢銷作家
好看到令人起雞皮疙瘩。
── BuzzFeed.com,2014最佳小說
E.蘿哈特再次創造出一本讓人讚嘆的全新小說。我一向欣賞精心構築的家族劇情,捧書之餘,字裡行間令人深切著迷,懸疑謎團更是揮之不去。結局絕對在讀者意料之外。
──名演員馬丁.蕭特2014選書
探討上流社會的內幕、少年戀情的曖昧與一場難以挽回的悲劇。
──《索爾茲伯里郵報》
一本工於心計、構思巧妙、扣人心弦的小說,驚奇連連,我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一口氣將它看完了。
──《衛報》
令人難以抗拒,小說就如懸疑緊張的一顆定時炸彈。勇敢嘗試的題材,筆觸絲絲入扣,情節詭譎機智,文句優美動人。E.蘿哈特精確描寫了一群青少年奇情頹廢的夏日月夜。
──《紐約時報》書評
震撼刺激、美麗精湛的抒情文筆,字裡行間餘音繞樑,E.蘿哈特為我們開展一齣驚心動魄的家族悲劇,留存世代的芥蒂一夕揭露。結局到底如何?噓……才不告訴你們呢(但真的很怪誕詭異),肯定讓你拍案叫絕!
──《書單》星級書評
E.蘿哈特創造了難解的謎題,多數讀者根本對結局毫無所悉,看完後必立刻從首頁再次仔細玩味推敲,才能發現個中機密。主角以最刻骨銘心的方式體認了家族的真義,以及失去真正重要的人的椎心痛楚。
──《出版人週刊》星級書評
曲折縝密,殘酷無情又生動巧妙,人物躍然紙上,令人愛不釋手。
──《科克斯書評》星級書評
令人神經緊繃的推理情節,帶著一絲不安與迷惘……最終的揭示令人震驚,讀者隨著人物遭遇悲劇,心情也跟著起伏。
──《號角圖書》星級書評
本書讓我們大呼驚奇……這是我們唯一可以告訴你的內容,今年夏天,大家肯定拿著這本書一讀再讀。它曲折神祕,意外的結局讓你跌破眼鏡。
──吉羅森.菲爾德 ,MTV新聞
費解複雜的謎團。情節曲折、節奏緊湊,迎合年輕讀者的精彩小說。
──《華爾街日報》
一個家族,沉浸在自己創造的神話中,難以脫身。可悲、美妙,卻又再真實不過。
──史考特.韋斯特費德,《醜人兒》、《重生世界》暢銷作家
我已經看過並愛上了每一本E.蘿哈特的作品 ,而《騙徒》兀自鶴立。黑暗陰鬱、絲絲入扣、令人心碎,這本書從第一頁就讓你入迷,不會讓你輕易放手。
──羅賓.瓦瑟曼,《黑暗甦醒》暢銷作家
眼見,不一定為真:《騙徒》讓我們透視「完美世界的殘酷內在」。
──卡羅爾.菲茨傑拉德,《好書》記者
口耳相傳,超乎期待的好書。
──蘿倫.奧利佛,《恐懼遊戲》、《還有機會說再見》暢銷作家
E.蘿哈特的最新小說將席捲愛書一族。華麗巧思的情節與人物描述,讓結局猶如洶湧浪潮,使讀者臣服……這是一個愛的故事,也是心理大謎。情節步步懸疑,讓我們回頭尋找線索,原來一切早已坦然於我們面前。
──《書架意識》星級書評
引人入勝的懸疑情節,在你看完後仍讚嘆難捨。
── Hypable.com「週末閱讀」
近乎完美的故事,讀者彷彿身歷其境。
──Bustle.com,2014最佳青少年小說
E.蘿哈特的《騙徒》是趣味與悲傷的綜合。
──USAToday.com「必讀小說」
前所未有的震撼結局。
─SLJ.com
《騙徒》超讚,我感覺自己被這本書輾了一圈,太不可思議了!
──保羅.歐澤思基,本書讀者
E.蘿哈特的新書某天出現在我眼前,結果我根本熬夜一整晚,只為了把它看完。我的老天,太酷了。
──@MaureenJohnson,本書讀者
大宅門後的風起雲湧、引人入勝,每天一打開電腦,我就無法收手,只想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至一切昭然若揭,只想立馬找人分享E.蘿哈特精心擘畫的聳動情節!
──本書譯者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曾獲普林茲文學獎、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最佳兒童青少年部落格小說獎;作品有《法藍基.藍道──班克斯不堪回首的過去》(The Disreputable History of Frankie Landau-Banks)、《大戲劇》(Dramarama)、《牆上的蒼蠅》(Fly on the Wall)、《男友清單》(Boyfriend List)、《使壞指南》(How to Be Bad)等。現居紐約。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現為專職文字工作者,譯作包括:《二號教室的一年》、《飄浮男孩》、《姊姊住在壁爐上》等。
2015/06/26
BFA018
未來出版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3207535
320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