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思索前進三十年
優惠價
85
$340

思索前進三十年

書籍介紹
「天下文化」三十年的用心           

「天下文化」是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志業的出版社,
走過了三十年,出版了二千六百餘種書,發行量近三千三百萬冊。
這樣的紀錄,使我們自己也驚喜,
這似乎在顯示:在台灣很少人沒讀過我們的書。

創立於一九八二年,那是一個意氣奮發、急起直追的年代;
知識飢渴、向外學習的年代;
那也是一個政治上威權、黨外運動萌芽發展的年代;
那更是個人生命力施展與冒險的年代。
回望那段歷史,真是台灣快步前進的黃金時期。
在那個年代最缺乏的是現代知識,最需要的是進步觀念。
出「一流書」正是我們這些知識份子可以參與奉獻的……

就這樣年復一年,我們努力地出版「一流書」。
書的主題包括了財經、企業、社會人文、傳記、科文、
自然、健康、環境、生活,以及童書等等。
它構成了幼年到晚年都有好書可以閱讀的知識鏈,
它不僅變成了台灣社會進步的推力,
也變成了台灣家庭不可或缺的讀物。

──高希均王力行(「天下文化」創辦人)
序 一書一種子,一卷一世界 高希均王力行
──「天下文化」三十年的用心           

天下文化之最

第一部 天下文化作者群
1 厚植國家經濟優勢的作者群
2 擘畫企業經營與理財的作者群
3 激勵樂在工作精神的作者群
4 參贊國政、策定國計的作者群
5 塑立社會中堅風範的作者群
6 推廣科學理性智識的作者群
7 傳播宗教博愛情懷的作者群
8 深耕教育、深化教養的作者群
9 遨翔文學風華世界的作者群
10 保衛國民健康福祉的作者群
11 優游藝術、豐富生活的作者群
12 護育台灣自然淨土的作者群

第二部 天下文化「鼓動閱讀風潮,開創時代浪潮」的一百本翻譯書

第三部 書與人的故事
—— 林天來 ‧ 許耀雲 ‧ 余宜芳 ‧ 林榮崧 ‧ 吳佩穎 ‧ 鄭惟和 ‧ 李宜芬 ‧ 蔡馥鵑 ‧ 李雪麗 ‧ 李復民 ‧ 張紫蘭 ‧ 潘 欣 ‧ 張議文

附  錄
附錄一 另一個年代,另一種呼喚:「前進的思索」十位自選集 
附錄二 天下文化三十年大事紀
附錄三 天下文化三十年得獎紀錄
附錄四 天下文化二十五週年慶「相信閱讀」餐會剪影

一書一種子,一卷一世界
                         ──「天下文化」三十年的用心           
                                              高希均王力行
(一) 

「天下文化」是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志業的出版社,走過了三十年,出版了二千六百餘種書,發行量近三千三百萬冊。這樣的紀錄,使我們自己也驚喜,這似乎在顯示:在台灣很少人沒讀過我們的書。

創立於一九八二年,那是一個意氣奮發、急起直追的年代;知識飢渴、向外學習的年代;那也是一個政治上威權、黨外運動萌芽發展的年代;那更是個人生命力施展與冒險的年代。回望那段歷史,真是台灣快步前進的黃金時期。

在那個年代最缺乏的是現代知識,最需要的是進步觀念。出「一流書」正是我們這些知識份子可以參與奉獻的。

「一流書」就是指「好書」。讀完好書後的收穫,有些是知識性的、啟發性的;有些是資訊性的、素材性的;有些是趣味性的、共鳴性的。

不論是國人所撰述或譯自外文,「好書」必須要具有這些特色:它傳播現代知識;它有創意並激發創新;它的故事感人且具啟發性;它有實用價值;它在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它在記錄人類(及國人)的傑出成就;它探索人類的心靈世界;它在提倡人間的長情與大愛。擁有這些特色,自然就產生了無法拒絕的閱讀魅力。

(二)

就這樣年復一年,我們努力地出版好書。書的主題包括了財經、企業、社會人文、傳記、科文、自然、健康、環境、生活,以及童書等等。它構成了幼年到晚年都有好書可以閱讀的知識鏈,它不僅變成了台灣社會進步的推力,也變成了台灣家庭不可或缺的讀物。

正因為出版了這些好書,我們得過所有重要的獎項,例如《經濟學的世界》、《肝炎聖戰》、《孫維新談天》、《張忠謀自傳(上)》、《規範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醫者的智慧》、《太陽房子》,以及近年來齊邦媛的《巨流河》、嚴長壽的《我所看見的未來》。

在譯述外文著作方面,我們投入了極大的心血。三十年來特別用心地引進了世界級的重要著作如《賈伯斯傳》、《鄧小平改變中國》、《國家競爭優勢》、《執行力》、《藍海策略》、《第五項修練》、《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大河灣》。(參閱《思索前進三十年》的本書。)      

三十年有太多的友人需要感謝。一起創辦遠見的張作錦學貫古今,不斷提供指引;四位科學顧問:林和、牟中原、李國偉和周成功,本身就是一流科學家,引薦了一流科文書,給年輕的讀者打開了引人入勝的科學之窗。潘煊是長期約聘的伙伴,她以優美的文字與深入的觀察,寫出了近十本重要人物的著作(包括了印順導師、星雲、證嚴、聖嚴、朱銘等)。楊玉齡和廖月娟則是二位傑出的譯者,重要的書都有她們的參與。陳怡蓁由當年的特助,經過與夫婿張明正在美國與日本的輝煌創業,再回到台灣時,竟然抽出部分時間變成特約總編輯,策劃了「文化趨勢」一連串的驚豔作品。

歷年負責編務的主管:袁宗綺、尹萍、符芝瑛、吳程遠、林榮崧,在不同成長階段,都做出了貢獻;吳程遠和林榮崧特別在科學系列打造出卓越聲譽;在許耀雲擔任總編輯期間,天下文化展現了最大的成長,隨後又借重她的才華,深耕「小天下」與啟動《未來少年》月刊;現在擁有採訪與寫作豐富經驗的余宜芳負起了「天下文化」持續發展的責任。

二○○六年我們與「大樹文化」策略聯盟,共同耕耘台灣本土自然叢書,創下出版業合作模式首例,大樹總編輯張蕙芬的專業與創意,使她屢屢獲得金鼎獎。

把出版的好書,推向讀者與市場,一直是林天來與他行銷企劃團隊的使命。這位在花蓮女中工作的年輕人,在一九八六年參加了《樂在工作》的論文賽,獲得第一名。幾經說服,來到台北,參加「出版長征」。二十年來天來以自身的成長──從基層到總經理到副社長──不斷提倡「相信閱讀的力量」,對廣大讀者很有說服力。

去年十月五日賈伯斯去世,同月二十四日我們的中譯本800頁的《賈伯斯傳》居然與英美同時出版,創下了我們六位編輯團隊三個月來日夜工作的紀錄。行銷企劃團隊在以後的二個月中,把超過三十萬冊的書送到讀者手中。(參閱本書第三部余宜芳、蔡馥鵑、張紫蘭等的文章。)這是「天下文化」服務讀者驕傲的一刻。

(三)

世界上沒有一個現代國家,知識落後而經濟進步的;世界上所有的文明社會,必然是一個愛閱讀的社會:自己閱讀,家庭閱讀,社區閱讀,國會議員也閱讀,媒體人也閱讀,有錢人也閱讀,每個人都是終身閱讀者。

一九九○年代初,我們曾經提倡「新讀書主義」:
自己再忙也要讀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
住處再擠也要藏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

當時就得到了熱烈回響。二○○八年五月馬總統就職時,新加坡祝賀代表團中的一位國會議員告訴我們,多年前他在台灣南部受訓時,讀到那四句話,深受鼓舞。後來他把那四句話印在他的名片後面推廣,新加坡之有今天的競爭力,不是偶然的。

(四)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天下文化」二十週年前夕,我們大力提倡「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包括二○○一年在「人間衛視」我們共同主持了三十六集「讀一流書」的節目。使我們欣慰的是:這個讀書節目曾重播多年。

此刻,我們仍要呼籲:人生學習的起點,是「讀」一流書;人生歷練的過程,是「做」一流人;人生奉獻的高峰,是「構建」一流社會。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在所有的自由中,要堅持「讀一流書」的自由;在所有的選擇中,要堅持「做一流人」的選擇;在所有的努力中,要堅持「構建一流社會」的努力。

我們這群天下文化的「書生」──「為書而生」──經過三十年的出版經歷,最深刻的體認是:
一書一種子。
一本一階梯。
一冊一地圖。
一卷一世界。

「書」就是啟蒙的「種子」,「書」就是學習的「階梯」;「書」就是前進的「地圖」;書就是智識的「世界」。

個人的出色與社會的進步,共同的起點就在閱讀與學習。
摘自《思索前進三十年》
遠見編輯群 編
遠見編輯群

2012/09/06

BGB354

天下文化

平裝

17×23cm

黑白

9789863200260

294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