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文

愛在偏鄉蔓延
優惠價
85
$281

愛在偏鄉蔓延

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志工社團服務行腳

書籍介紹

離開習以為常的舒適圈並不容易,本書記錄了臺北醫學大學的學生志工社團,秉持北醫體系一校三院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自發性的深入臺灣中南部、深山部落及離島,甚至遠赴萬里外的史瓦濟蘭等缺乏醫療資源的角落,竭盡所能克服人力物力的種種限制,以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的關懷足跡。

推薦序一 以北醫為榮/閰雲
推薦序二 發自民間的力量/連加恩

跨出國界交朋友----飛向史瓦濟蘭

補給離島資源----情繫澎湖新生代

探索未來的可能----在新竹看見曙

堅持民俗薪傳----關懷南投鄉間

檢視生活需「藥」----走進蚵寮人家

持續二十多年的約定----重回靜觀部落

向華陀請益----屏東就醫新選項

守護沿海居民健康----俠醫林杰樑與綠十字

引領義診風氣之先----四一五口腔醫療小組

以北醫為榮

閻雲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北醫在國內不是最大的大學,但是,擁有服務性學生社團的數目卻居於領先地位。校園內有各式各樣社會服務、海外醫療、國際援助等服務性社團,學生們洋溢著青春與熱情、活躍於校園中,從臺灣各地到世界各國,海角天涯,為大學生活揮灑多采多姿的一頁,也為北醫留下珍貴的紀錄。

《愛在偏鄉蔓延》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北醫校園精采寫實,感謝林進修及陳幸萱,他們以敏銳的新聞眼及生動的筆觸,上山下海,深入國內外捕捉北醫社團動人的畫面;翔實描繪社團同學不辭辛勞、克服萬難,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勇敢卓絕、使命必達,完成任務的青春故事。相信透過這本書,將鼓勵更多北醫學生投身社團,代代相傳,讓北醫優良的社團校園文化發揚光大,使每位北醫人都以北醫為榮。

摘自愛在偏鄉蔓延: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志工社團服務行腳》序言


發自民間的力量

連加恩 國際路加組織南非辦事處顧問、無國界醫師

翻開這本《愛在偏鄉蔓延——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志工社團服務行腳》才知道,北醫能夠支持如此耗費龐大資源、人力的海外醫療工作,是其來有自的。

北醫的師生早在三、四十年前,就開始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翻山越嶺、深入偏鄉地區服務有需要的人。從書中記載的:俠醫林杰樑一手創辦的綠十字醫療服務隊、四一五口腔醫療小組、北醫山地醫療服務隊、北醫藥學服務隊、北醫基層文化服務隊、北醫中醫社會服務隊和楓杏服務隊,即可看出這間學校服務的傳統和動能。 

從北醫醫療服務的歷史脈絡,我們可以看到它是由近而遠、由遠而近,透過多年在本地醫療服務的經驗,延伸到海外據點如南印度、史瓦濟蘭等地;而這些海外服務的據點,又繼續成為醫學教育重要的場域,把習醫的初衷、價值感和意義感好好保留傳承,而能為臺灣訓練更多仁心仁術的醫事人員。 

其次,過去幾年從事國家駐非的醫療外交工作,需要介紹臺灣醫療體系的強項,也曾在不同的非洲國家向官員、媒體或學者剖析臺灣醫療體系、公共衛生發展如此進步的原因,內容不外乎提到歷史上正確的時機導入正確的醫療政策、全民健保驅使醫院管理效能提升或醫療資訊等等。

最後一點感想是,這個世界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人:第一種是想要改變世界的人,他們大都已經開始用自己相信有用的方法,嘗試改變這個世界。第二種是其他的人,他們可能不覺得世界為什麼需要改變,所以沒有想要這麼做;或覺得這個世界的改變是需要的,只是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做什麼。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可能在前者和後者中,交互變換。

在此我誠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人,也誠心的禱祈,臺灣能有第二個、第三個林杰樑醫師,可以不斷的從我們的醫學教育體系中被培育出來。

摘自愛在偏鄉蔓延: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志工社團服務行腳》

沈芯菱,青年公益家

楊力州,紀錄片《拔一條河》導演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聯名推薦

林進修 作者

成功大學化學系畢業,二十五年記者生涯中,曾擔任中華民國醫藥衛生記者聯誼會會長,獲得兩屆曾虛白新聞獎、兩屆新聞金鼎獎及三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長期從事醫藥及科技科普寫作,著熱血奔騰Building for Health:航向健康的舵手愛從赤道零度開始:北醫學大學者烙印非洲之旅、《他們都愛健康》、白袍下的熱血:北醫學大學在非洲行醫的故事等十餘本書。 


陳幸萱 作者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畢,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擔任《聯合報》記者,主跑科技線,同時也關注勞工相關議題,於記者生涯中獲吳舜文新聞即時報導獎。勇於冒險、富好奇心,喜歡接觸人群。著有《愛在偏鄉蔓延: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志工社團服務行腳》。


2014/06/23

BGB378

天下文化

平裝

17x23cm

彩色

9789863204817

224

414

最近瀏覽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