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十四名患者的病例現場、五名聖多美當地醫療從業人員的未來期待、聖多美普林西比風土走訪……建構起臺北醫學大學醫療團在聖多美普林西比的行醫故事。
◆繼《白袍下的熱血》之後,這群來自臺北醫學大學醫療團隊的醫師們再次用熱情與決心展現專業價值。
台北醫學大學自2008年12月與國合會簽訂「駐史瓦濟蘭王國醫療服務計畫」開始,秉持著「愛無國界」的精神,將這份大愛從南非的史瓦濟蘭傳遞到西非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共和國,協助改善當地的醫療環境與公共衛生,並協助培訓當地的醫護人員。
本書以感人、情感內在追尋、醫療核心價值、病醫關係、醫療人員的訓練與體會等…突顯北醫大醫療團的全球觀點、弱勢關懷與醫務人員廣度與深度的訓練。讓這份醫療之愛,在聖多美普林西比的人心中開出溫暖的花。
[推薦序]
從零開始的絕佳詮釋 外交部長 楊進添
台灣心,非洲情 衛生署署長 邱文達
臺聖兩國友誼與團結的良好見證 喬馬度
西非星空,愛在飛揚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閻雲
醫者的震撼教育 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
[序幕]
臺灣醫療團,在聖多美普林西比
醫者在他方──臺北醫學大學聖多美普林西比醫療團全員簡介
地球的起點──聖多美普林西比
Part 1. 走進零的世界
01. 好福氣的卡多尼
02. 飽受折磨的寶琳娜修女
03. 醫療團專屬漁夫──阿爾發佐
04. 「Bom」聲連連的伊莎貝拉
05. 怕痛冠軍古希兒莎
06. 三個瑪莉亞
07. 害怕開刀的阿得里歐
08. 重獲美麗的芙蘭達
09. 熱油紋身的費南多
10. 害羞的阿吾雷利歐
Part 2. 一切從零開始
01. 防瘧之父楊日清
02. 只可遠觀的世外桃源
03. 神奇的民間藥用植物
04. 社區巡迴醫療協助員──法蘭西里諾
05. 有夢最美的伊塞戴
06. 醫護的期盼──柯希瑪與馬丁荷
[終章]如果你到聖多美普林西比
外交部長 楊進添
「零」是奇妙的,雖然一切都需從零開始,但零卻代表無限可能性及延伸性,就像《愛 從赤道零度開始──臺北醫學大學醫者烙印非洲之旅》一書內容對「零」所做的絕佳詮釋。當各位讀者翻閱此書,可感受到臺北醫學大學接受我國政府委託,組派醫療團隊遠赴位於赤道(零度)的非洲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協助執行醫療服務計畫的事蹟。在過去兩年多的日子裡,臺北醫學大學籌組的醫療團隊,已經診治了聖國許多病患的疑難雜症,大幅提升民眾衛生福祉,並獲得聖國朝野各界人士的肯定及感謝。
本書的每一篇動人小故事,其背後都有我醫療團隊充滿愛心的關懷與付出。其中,本人就曾經在聖國兩位遭受嚴重燒燙傷兒童費南多(Fernando)及阿吾雷利歐(Aurelio)來華就醫痊癒出院那天,前往萬芳醫院探視,看到那兩位友邦孩童在我國醫護人員細心的醫療及復健照料下,健康出院返國,實在是一件值得欣慰及感動的事情。
摘自《愛從赤道零度開始》推薦序
衛生署署長 邱文達
臺北醫學大學承辦駐聖多美普林西比共和國醫療服務計畫迄今已兩年,看到許多病患是令人訝異並震撼,令人難以想像外傷傷口因為貧窮加上醫療物資等缺乏,可以伴隨病患長達十幾年,最後轉化為癌症。白內障病患因為聖多美沒有眼科醫師,導致近乎全盲。因此臺北醫學大學在常駐醫療團之外,期間陸續派遣許多醫療人員前往聖多美,提供更多的協助。
重見光明的喜悅,恢復行動能力的雀躍,亦同時感染到醫療團員身上。服務許多聖多美人民後,收穫最大的無非就是駐聖多美醫療團團員。在聖多美普林西比,醫療團團員們重新體驗到醫療的本質,不是為了那服務病人後的報酬,而是病人得到治療後,以淚水盈眶的感激眼神望著你,深表感激的話語類似天使的聲音,讓人心裡有著無限的溫暖與喜樂。
臺北醫學大學藉由本書傳達著令人難以相信的故事,同時傳達著最基本但是卻已被我們漸漸遺忘的普世精神與人生基本道德。希望可以鼓勵更多醫學界青年學子及醫界人士,發揮醫療無國界,深入世界各角落,散播國際醫療的種子,如此,每個人都可以做其他人的天使,溫暖人間。
衛生署署長
邱文達 謹誌
2011年12月
摘自《愛從赤道零度開始》推薦序
聖多美普林西比共和國駐台大使 喬馬度
自一九九七年臺聖兩國簽署外交合作協議後,十六年來,臺灣在聖多美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提供了許多協助,特別是在基礎設施、農業及衛生教育等方面。聖多美人民已感受到台灣政府的善意及人民的熱情,而《愛 從赤道零度開始》本書,正是對臺灣及聖多美普林西比兩國人民友誼與團結的良好見證。
本書記錄了臺灣人民在面臨不同文化及社會經濟體制下,對聖多美所提供的協助及合作,如瘧疾每年在聖多美造成許多生命的消逝,同時也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在臺灣政府的幫助下成立防瘧團,引進新的防疫技術及充足的資源,讓聖多美不再蒙上瘧疾肆虐的陰影,進而吸引更多遊客及外資進駐,促進聖國經濟發展。
臺北醫學大學於二○○九年承接駐聖多美普林西比醫療團計畫後,雙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即是由臺北醫學大學派遣專科醫師及護理師所組成的常駐醫療團,於聖國中央醫院提供聖多美人民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除派遣常駐醫療團外,也提供聖多美重症傷患外送之醫療服務,如二○一○年有兩名重度燙傷病危的聖國兒童在醫療團的協助下送往臺灣接受治療,現已平安康復返回聖多美。
當閱讀本書所記載的故事時,不論是已發生或是正在進行中,都可以讓讀者藉此了解聖多美種種風土人情,唯有加深兩國人民彼此的了解,才能進一步加強雙方人民的友誼。
摘自《愛從赤道零度開始》推薦序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閻雲
臺北醫學大學致力國際化,全面與世界接軌,近年來,率先跨足國際醫療,由北醫結合附醫、萬芳及雙和三家醫院,派出優秀醫護人員,前往世界各地,提供優質醫療,默默工作,他們上山下海,深入偏遠落後鄉間,愛心付出,無怨無悔,這種犧牲奉獻情操令人感動。
最特別的是自二○○八年,北醫派遣醫療人員常駐非洲史瓦濟蘭王國,拓展臺灣醫療在非洲的知名度,隨後二○○九年又組織醫療團前進西非聖多美普林西比,為醫療無國界盡最大心力,獲得無數非洲民眾掌聲與肯定。
如今,《愛 從赤道零度開始》一書付梓,將北醫在西非聖多美普林西比醫療團的點點滴滴及動人故事呈現在大家的面前,這些寶貴的經驗與心得,可提供國內醫學教育最好的教材,相信這本書的問世,能鼓舞更多年輕學子和醫界菁英,踴躍投身國際醫療工作,提供人道援助,為臺灣醫學發展留下最美麗精彩的一頁!
摘自《愛從赤道零度開始》推薦序
嚴長壽 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十多年前,我看到一群由臺灣年輕醫師、護士及社會工作者組成的臺灣國際醫療行動協會(iACT), 結合社會資源、透過醫療及各項專業服務走向藏北、泰北、印度及非洲等國度,當時的我除了由衷感佩外,也成為了他們的夥伴,總是在一旁為他們鼓掌,同時我也更加深信國際醫療志工是臺灣醫師養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近來隨著國際志工的觀念逐漸在臺灣成形,愈來愈多的醫療工作人員相繼自發性或組織性地走向國際,我個人除了深受鼓舞外,也非常予以肯定。做為一個醫者除了專業之外,更需具備仁心仁術的胸懷,偏偏這卻是臺灣正規教育中最欠缺的部分。透過一群有愛心的醫療典範能夠親自參與國際醫療團隊,身體力行地走入醫療相對缺乏的國度,在偏遠地區從事醫療人道關懷與救援,實在是最能展現出臺灣豐沛的愛心並直接與世界連結的一個最佳管道。
由於臺灣外交的緣故,醫療團隊來到這個人口不到二十萬的聖多美,雖然是如此一個遙不可及的小地方,但卻一樣能從「做中學」學習到對弱勢的關懷與感同身受的付出,這對醫者來說不啻是一場震撼教育,也是一種自我重新洗鍊的絕佳機會,歷經這樣的過程再返回臺灣,相信每一位參與的夥伴,將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條件更懂得心存感激,同時也更懂得如何謙卑。
謹在此向所有正在從事、或即將從事國際醫療救援行動的醫護團隊致上最深的敬意!
摘自《愛從赤道零度開始》推薦序
「臺灣數十年前也經歷過醫療資源不足及貧窮落後時期,對於他們(聖多美普林西比)的處境,應能感同身受。如今我們已經由接受外國援助階段,蛻變為有能力對外提供援助,所以現在正是回饋國際社會最好的機會。」
──外交部長 楊進添
臺北醫學大學藉由本書傳達著令人難以相信的故事,同時傳達著最基本但是卻已被我們漸漸遺忘的普世精神與人生基本道德。希望可以鼓勵更多醫學界青年學子及醫界人士,發揮醫療無國界,深入世界各角落,散播國際醫療的種子,如此,每個人都可以做其他人的天使,溫暖人間。」
──衛生署署長 邱文達
十六年來,臺灣在聖多美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提供了許多協助,特別是在基礎設施、農業及衛生教育等方面。聖多美人民已感受到台灣政府的善意及人民的熱情,而《愛 從赤道零度開始》本書,正是對臺灣及聖多美普林西比兩國人民友誼與團結的良好見證。」
──聖多美普林西比共和國駐臺大使 喬馬度
《愛 從赤道零度開始》一書付梓,將北醫在西非聖多美普林西比醫療團的點點滴滴及動人故事呈現在大家的面前,這些寶貴的經驗與心得,可提供國內醫學教育最好的教材。」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閻雲
透過一群有愛心的醫療典範能夠親自參與國際醫療團隊,身體力行地走入醫療相對缺乏的國度,在偏遠地區從事醫療人道關懷與救援,實在是最能展現出臺灣豐沛的愛心並直接與世界連結的一個最佳管道。」
──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
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終身義工 孫越
《文茜的世界周報》節目主持人 陳文茜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陳藹玲
感動推薦!
成功大學化學系畢業,二十五年記者生涯中,曾擔任中華民國醫藥衛生記者聯誼會會長,獲得兩屆曾虛白新聞獎、兩屆新聞金鼎獎及三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長期從事醫藥及科技科普寫作,著有《熱血奔騰Building for Health:航向健康的舵手》、《愛從赤道零度開始:臺北醫學大學醫者烙印非洲之旅》、《他們都愛健康》、《白袍下的熱血:臺北醫學大學在非洲行醫的故事》等十餘本書。
2012/01/31
BGB329
天下文化
平裝
17x23cm
黑白
9789862168783
255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