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台灣大崩壞
優惠價
85
$238

台灣大崩壞

書籍介紹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對台灣「不婚、不生、不養、不活」及「多數年輕人覺得沒有前景」的「台灣新四不一沒有」現象深感憂心,為此著書論述。

若說《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一書是記述楊志良對最愛「公共衛生」的一世深情,本書則是他真正自己想寫的書。

台灣民主化後,政治充滿黑金、派系、貪腐,民主政治劣質化、民粹化,加以稅制不公,對家庭及弱勢的照顧日益惡化,導致人民普遍不信任政府,形成一難以破解的惡性循環。仍對台灣這塊土地充滿殷切期待的他,在文中所提出的每一個挑戰沒有希望的未來的方法,幾乎都勢不可為,但他別無選擇,只能以此書敲響社會改革醒鐘,奮力一搏。

楊志良懷抱著今日不做,不出一、二十年台灣就要大崩壞的危機意識,呼籲社會大眾共同接受這幾乎不可能的挑戰,讓「四不一沒有」轉變為「願意婚、喜悅生、安心養、快樂活、有前景」的「台灣大願景」!


序一 面對「台灣大崩壞」 高希均
   楊志良新著的忠言 
序二 搶救崩壞台灣    黃義交
   楊志良開出的濟世處方箋

第一部 放眼未來,看不見希望
第一章 台灣的「新四不一沒有」
第二章 急速衰敗進行式
第三章 待搶救的多病台灣

第二部    因為過去,做得不好
第四章 對家庭不友善
第五章 公平課稅?日趨偏離、庶民共憤
第六章 患寡,更患不均
第七章 民粹搞垮國家

第三部 現在,只能奮力一搏
第八章  大我成就公義社會
第九章  向左走?向右走?—─台灣的健保傳奇
第十章  挑戰沒有希望的未來

附錄
附錄一 破除全民迷思,健保更長壽
附錄二 健全醫療體系的挑戰

後記 真正自己想寫的書
採訪後記 良藥與忠言 邱淑宜

後記
真正自己想寫的書

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

這輩子有幸出版了幾本尚稱廣為流傳的教科書,但從未曾想寫本「雜書」。2011年2月辭去公職,立即受到高希均教授「盛情督促」,寫了一本由高教授命名的《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居然僥倖獲得金石堂選為年度十大好書,甚獲鼓舞。因此就想寫一本真正自己想寫的「雜書」,做為這一輩子自己對台灣社會的箴言,原本想在去年大選前出書,但高教授以模糊的理由不予同意,只好依他指示在520前,4月下旬出版。

出版《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一書才知台灣的出版社因為十分競爭,利潤微薄,所以對作者的版稅甚為小氣,因此本人也要做小氣財神,親朋好友能不送就不送,要看請自掏腰包購買。但這次這本書,大膽針砭台灣當前社會,雖社會各界多有視而不見,然大崩壞是事實,而其原因及導正之道必各有不同看法。在此自以為是、野人獻曝,因此先行購置500本,贈送各界,即使多數落入資源回收桶,只要能獲得一、二迴響,余願已足。

出版此書,不少友人拔刀相助。伙伴邱淑宜小姐備極辛勞,除整理文字外,尚需查考眾多文獻與數據,美慧姊及春城兄對內容費心校閱,丁希如主編對本書的架構及內容提供不少卓見,助理王孝慈小姐助我繕打手寫稿,以及盧胤雯小姐不斷鼓勵,在此一併感謝。文中有關財稅部分則請教政大周麗芳教授,醫療體系部分則請教衛生署王宗曦副處長,雖然兩位甚為客氣,對我的拙文均表示無誤,但若仍有誤失,過錯當然在我,是為後記。

2012年4月於台中霧峰亞洲大學

楊志良 作者

1946生,師大衛生教育系學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個性鮮明,說話率直,勇於面對困難,以實踐社會公義為人生目標,對台灣最大貢獻是規劃、推動全民健保,也監督、改革全民健保。

曾是台大公衛所破格任用的最年輕所長,也曾是經營績效佳的醫院管理者,擔任衛生署長時,不改快人快語作風,嚴辭批判時局,痛斥惡質媒體,多次挑戰立法院及監察院權威,被譽為「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另著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天下文化出版)。


2012/04/28

BGBP00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9339

222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