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從美食之都波隆那到威尼斯,從羅馬到薩丁尼亞島,
帶著慢食的精神,及瑜珈的生活態度,感受人與自然間溫暖的流動,
在潔淨的大地上,與充滿善念的人們共同品嚐悅性食物的能量。
這不只是尋找美味蔬食食譜的旅程,
更是重新發現自己、讓身心靈圓滿富足的探索之旅。
義大利,世界聞名的美食國度,地中海飲食文化精髓,經由所有媽媽們代代相傳,精準的將傳統美味封鎖在每一盤食物裡。那種抹不掉的濃郁香氣、完全無法拒絕的美食,永遠不斷上桌的前菜、主菜,甜點,從黃昏吃到半夜的盛宴,讓離鄉的遊子、過境的旅人,念念不忘!
為了追尋改變生命能量的悅性蔬食食譜,作者夫婦深入義大利這個慢食國度。這趟旅程從美食之都波隆那開始,原則是由每一個朋友介紹一位他的朋友;只要接受他們前往投宿的人,就以幫忙買菜煮飯來表示感謝。就這樣由最初的看似沒有明確目的地,以兩個多月的時間,最後由義大利從北走到南,再到外島薩丁尼亞。
在這趟充滿未知及學習信任的旅程中,作者與義大利朋友、家庭一起分享美食,探討食物與自我潛能擴展的可能性,並體驗瑜珈行者的生活態度,從坐著、躺著、走路、吃飯、說話、活著,到每一件事的發生。
作者並在書中提供50道改良過的義大利蔬食食譜,希望透過這本書,傳播新的健康蔬食概念,讓更多人知道吃蔬食的好處,及蔬食可以這麼好吃。吃對的食物、吃有助於健康的悅性蔬食,才是「吃」最重要之精髓,更是為地球落實減碳運動最簡單的方法。
序 真正的人生喜悅 朱平
序 用你的文字,帶我的心去旅行 朱慧芳
序 生命本來就是如此的自然、自在 邱顯峯
序 改變命運,從選擇悅性食物開始 楊逢財、江信慧
序 羅馬婆婆的慢食廚房 褚士瑩
自序 探索慢活 蔬食人生
生命的緣起
瑜珈悅性飲食:食物能量觀
1.馬可先生的美食家鄉「波隆那」
2.我們的慢活農夫朋友
3.大樹下的「慢食」午餐
4.創造自給自足的樂活世代
5.一把老吉它與古老的梵唱
6.魔法冰淇淋
7.山居鐵匠的美學晚餐
蕃茄馬鈴薯麵疙瘩
田園蔬菜湯
番茄燜炒埃及豆
青醬松子糙米穀物飯
義式白醬櫛瓜鹹派
水果甜菜根沙拉
薩羅儂
1.串連幸福感的心念圈圈
2.全家人最愛的地方-廚房
3.瑜珈素寶寶
4.超薄皮披薩的魅力
香料醃烤麥麩皮
蔬菜披薩
糙米蔬菜漢堡
焗烤番茄小米盅
紅蘿蔔洋芋黑豆奶濃湯
提拉米蘇甜點
歐阿夕
1.歐阿夕山城瑜珈靈修村
2.好好地開胃吃頓飯
3.心靈營火晚宴
布切塔開胃麵包
油煎蔬果蒟蒻串
南瓜通心麵濃湯
昆布栗子燉飯
黑糖南瓜水果糕
羅勒青醬
堅果豆腐泥醬
特瑞費索
1.參加喬西娜4歲的生日派對
2.自己會呼吸的綠色房子
3.即興暖屋儀式
香煎酸豆山藥排
豆腐泥焗烤綠花椰時蔬
糙米麩柑桔蘋果糕
青醬昆布糙米濃湯
威尼斯
1.超越時空500年
2.達文西-健康素食密碼
肉桂煎燈籠南瓜片
迷迭香烤黃金馬鈴薯
西式燒餅酪梨沙拉
埃及豆燕麥濃湯
坎波巴索
1.特摩里古城與皮娜媽媽
2.老祖母的生活智慧
3.遇見美味人生大廚-寶拉
番茄醬汁手工義大利麵
燈籠南瓜烤飯
茄汁燴煮玉米蔬菜球
燜煮義式三色彩椒
烤蘋果派
奶油白醬
油漬黑橄欖葡萄醋醬
安得里亞
1.心靈三溫暖——拒絕與接受
2.溫馨甜美的家
3.瑜珈師的私房菜
番茄烤油醋豆腐
烤香茄四季豆皮捲
玉米羅蔓葉沙拉
優格芥末黃瓜醬
芒果沙沙醬
1.奇維塔韋基亞港口到薩丁尼亞島
2.伊特利山城-夢達的家
3.伊特利山城市集漫遊
4.感謝盛情招待-喬凡娜奶奶
5.萬里尋找古羅馬蔬食食譜
焗烤紅白醬汁千層麵
莫札瑞拉焗烤番茄白菜
焗烤起司櫛瓜盅
香草烤蘆筍山藥時蔬
馬鈴薯海帶芽
蔓越梅香蕉手工餅乾
1.簡易行動廚房
2.上帝安排的遊戲
3.靈性廚師-薔達妮如帕
北非小米蔬果沙拉
蔬菜煎餅
仙桃沙拉開胃餅乾
葡萄紫蘇沙拉醬
番茄紅醬
附錄 打開味蕾的記憶——蔬食廚房香料
探索慢活 蔬食人生
張瑜芳、張詠萱
除了透過瑜珈,以個人小小的力量還可以做些什麼事,來幫助大家改善身心靈?分析了種種原因之後,答案愈發清楚了: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從食物開始的。如果人們可以吃到美好、潔淨、有機、健康的蔬果及榖物雜糧,就能減緩身心病痛,就如同我們的真實經驗一般。改變飲食,就是跨進健康快樂的第一步。因為這個初衷,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多吃蔬食的好處,我們開始蒐集健康好吃的蔬食食譜,希望能與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這八年來重新找回身體自主權的心得,也因為居住於波隆那的義大利好友瑪杜熱情的邀約,所以我們走進了義大利。
每一個透過上天安排的去處,都是生命與心靈學習的重要禮物。我們沈浸在瑜珈、慢活的生活態度裡,汲取各種蔬食烹飪經驗。同時喚醒人們食素的善念與美意,感受一切萬有的存在都有他必然的原因。
從義大利回來後,經過四年的沉澱,同時考慮食材的取得,我們將一些蔬食食譜做了調整。例如義大利人大量使用的乳酪、奶油等乳製品,因為較難消化吸收,所以我們嘗試以不同的植物油、植物性蛋白質(如堅果奶、豆奶或豆腐泥)來替代,除了更易於消化吸收外,也別有一番清新口味。又比如麥子產於較冷的北方,秉性溫熱;稻米產於較熱的南方,秉性寒涼。身處亞熱帶台灣的我們,自然應該多以米穀類做為主食。不過,為了滿足喜好麵食及吃奶素朋友的需求,書中仍然提供了一些義大利麵食及焗烤食譜。其實最重要的觀念是:要了解自己身體的真正需求,而非一味的被慣性口味帶領與侷限。我們就常常創造出新口味的醬汁,除了滿足身體的需求,也為每一餐帶來驚喜。
不同的生命觀點會帶來不同的生命過程與結果,食物的選擇亦然。健康蔬食已經將我們的生命轉向,一路充滿喜悅與光明,敬邀各位朋友一起來享受這慢活蔬食人生。
摘自《慢活蔬食義大利》自序
真正的人生喜悅
朱平 生意人、悅日人、漣漪人、Nonzero非零餐廳
這本書與其說是《慢活蔬食義大利》,不如說是張瑜芳、張詠萱夫婦的成長之旅。我覺得他們兩人想分享的不僅是瑜珈生活、蔬食健康及有機環保,而是提醒大家如何放下、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以及大膽「順著上天的安排,尋訪生命中未曾經驗過的朋友與事件」。
我接觸瑜珈生命哲學(我一直不喜歡僅談瑜珈姿勢的鍛鍊)是在1996年,在印度喜馬拉雅山麓旁里虛凱詩(Rishkesh)的一個Swami Rama Ashram靈修中心,度過兩星期的靈修生活。那兩星期在破曉恆河旁的廢墟古廟靜坐冥想,及蔬食的經驗,啟發了我對生命、生活、生意與人生的許多看法。
我真正認識義大利也是在1994年,曾在義大利安布里亞(Umbria)的一個修道院中住了兩星期,去了無數的小鄉村市集,及沒有遊客的古城,嚐遍小酒館在地的美食。
看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找回瑜珈生活與義大利美食的美好回憶,更讓我有最深刻的體會:瑜珈、蔬食僅是一個媒介,真正的人生喜悅是認識這麼多獨特的平凡人,他們的生命如此的滿足、如此的豐碩。
我最近常跟台灣餐飲學校的學生或專業廚師說:「請注意!未來真正成功的餐廳不再是標榜『明星』主廚,專業的廚藝並不能保證您的成功。真正的成功餐廳是看做菜的人有無熱情,及豐富精致多元的人生經驗。」
摘自《慢活蔬食義大利》序
用你的文字,帶我的心去旅行
朱慧芳
瑜芳、詠萱第一次跟我訴說他們的義大利旅行記事,我是閉著眼睛聽的。瑜芳是個說故事高手,上一次她用聲音帶著我的心去旅行,這一回她用文字,讓我更加嚮往。她的文字充滿畫面,時而感性、時而頑皮,時而帶著一種上千年似的心靈重量。
我閉上雙眼,看著她背著重重的行囊,踩在厚厚的石磚地面,在彎彎曲曲、兩旁都是紅赭色磚牆的巷弄裡穿梭。她慢慢推開沉沉的木門,牽著讀者的心走進升著溫暖爐火的古老廚房……
瑜芳的手藝是心神與食材對話後的結果,總是簡簡單單的,卻讓你嚐到醇厚滋味。用心靈烹煮的餐點,果然可以召喚食物的精靈,大家喜歡掛在嘴上的慢食、在地、好食材,統統都包含在裡面,好像不用再多說些什麼,但其實還有更多……
更多的屬於心領才能神會的東西,不僅是飲食,還有針對生活、生命的想法,以及那些瑜芳、詠萱挖心掏肺想傳達的,潛藏不易見的深邃……
所以我說,瑜芳真是個說故事高手,她可以把旅程、食物、健康、瑜珈、靈修、異國友誼……那麼多的內在,用話語、用文字呈現,不著痕跡的將4年前那一段寶貴經驗搬移進書中。
這本書記錄了詠萱及瑜芳從北義大利漫步南下的飲食點滴。看似一齣尋覓美食的遊記,其實,是濃縮了兩人前半生的生命旅程。
摘自《慢活蔬食義大利》序
生命本來就是如此的自然、自在
邱顯峯 《博伽梵歌靈性釋義》、《老子道德經與瑜伽心法》作者
生命本來就是如此的自然、自在。許多的煩惱、壓力,都因人的私心而產生。人們似乎汲汲營營地在為某種目的打拚,而忽略甜美的生命與融洽的大自然實際上都環繞在你身邊。
一旦放下匆忙的腳步,你就會發現大自然的每個存在物都具有生命與心靈。我們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與萬物做深層的交流。存在與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喜悅。生命中的每個環節,無不是上天最巧妙的安排。你所接觸的每個人事物,無不是老天的化現。每個個體就像大樂團的團員,經由和諧的演出,共創集體存在的價值。
依據瑜伽的觀點,大宇宙可分為七重天,而這七重天就存在每一處景色、每一個人、每一樣食物、每一件事和每一個存在體中。放下俗世的眼光,換上聖靈純樸的心,你便能看到並感受到存在每個個體中的七重天與你內在七重天的光正在相互輝映著,時間不復存在,空間也不復存在,只有喜悅……。
瑜芳、詠萱所著的《慢活蔬食義大利》,正是一本帶你生活在遺忘時間和空間國度的書。從瑜珈生活深入你的靈性世界;從慢活、慢食與樂活中享受生命的喜悅;從遊記中欣賞造物主的真善美;也從古羅馬食譜中,吃到造物主所為我們準備的佳餚。這麼多身心靈的饗宴,就請讀者用聖靈的心慢慢品嚐吧!
摘自《慢活蔬食義大利》序
改變命運,從選擇悅性食物開始
楊逢財、江信慧瑩(《瑜伽飲食養生全書》作者)
根據《薄伽梵歌》,這個物質世界中有「善性(悅性)、激性(變性)、惰性」這三種力(屬性))在操控一切。雖然這三種力是肉眼看不到,也阻擋不了的,但從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智性、決心、信念、言語、行動等等便可察覺其強力滲透和不斷作用。了解這三種力,我們才看得清自己的狀態,這便是「知覺」的開始。然後,你會看到現代生活一味求快,快還要更快。相反的,悅性生活的時間觀是較為長期,也較令人身心安適的。人類受激性、惰性驅使所建立的文明無疑是一個往下墜落的漩渦,離悅性已遠。身陷於激性能量中享受著必然招來痛苦的超短暫快樂,到後來則須做假,壯大假我,騙人被騙,以惰性之虛假瘋狂為樂。
這三種屬性凡人無法超越;然而,我們可以選擇,至少可以從每日都要入口的食物做起。選擇吃悅性飲食的這項行動雖小,但是日積月累下來就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吃喝不只是為了維持生命,你選擇的食物也在影響你,成就你的未來。真正與你合而為一的不是枕邊人,不是兒女或寵物,也不是包包或手機,而是你面前的那份食物。它會變成你,你也會變成它(相同的屬性品質)。印度俗諺說:「吃下黑暗的油燈會生出黑渣;同理,吃下悅性、激性或惰性食物的你會生出同類素質的後代。」
(逢財‧信慧的部落格:瑜伽知音http://tw.myblog.yahoo.com/hare-krsna)
摘自《慢活蔬食義大利》序
羅馬婆婆的慢食廚房
褚士瑩 國際NGO顧問、作家
在羅馬的晚上,我多半會到安靜的住宅區,一個幾乎沒有招牌的阿婆廚房報到。
這家小館子,是老婆婆經營一輩子的,狹小的客廳擺不到十張小桌子,沒有菜單,但是從座無虛席來看,似乎沒有人介意,反正付了20歐元,剩下的就交給阿婆了。 阿婆每天早上到菜市場,看到什麼好就買什麼,有手工做的麵包配自家製的義大利香腸,一碗湯,一道主菜,然後是一道當天手做的義大利麵,最後是一盅甜品,沒有什麼花俏的裝飾,杯盤也都像自家用的那樣樸素。每道菜分量不大,每做好一道菜,大家就吃一道,吃的同時,阿婆就開始做下一道,所以每兩道菜中間等待的時間有時也挺長的,但是羅馬在地的客人卻甘之如飴,聊聊天,喝喝紅酒,3個小時下來,竟也像上劇院看了場表演般身心滿足。
這樣上館子的經驗,對於來自都市的我自然是新奇的。我所習慣的晚飯,總是有過多的食物,過多的排場,過多的調味,以至於剛開始接觸阿婆的廚房,從頭開始學習慢食,竟然有些貧乏的感覺。但是大呼小叫的羅馬阿婆似乎有種魔力,只要我在羅馬,到了晚飯時間,面臨千百種選擇,最後還是會來到阿婆的廚房,心甘情願等半個小時吃那麼一小盤菜。
我知道,義大利的慢食,一點一點讓我從內在發生了改變。
摘自《慢活蔬食義大利》序
過去從事傳播媒體業,涉足時尚雜誌、唱片等,經常出入各國時尚重鎮,對經典名牌、流行時尚有著敏銳的嗅覺。之後成立工作室,開始延續廣告企劃、創意、企業形象設計、攝影的工作。
但由於長期浸淫在忙碌與焦躁中,多重壓力上身,引發身體種種病變,最後兩人痛定思痛,決定放下工作,改變飲食與生活方式。
直到遇見改變生命的「靈性瑜珈」,從繁複的流行時尚中回歸自然簡樸的生活,並重新找回健康的身、心、靈。透過遊走各國,在生活中融入瑜珈,希望能為大地之母盡一己之力,帶來祥和富足的轉化與靈性上的提升。
曾任社區瑜珈、人文國小適性教育兒童瑜珈、Space Yoga生活瑜珈、阿南達瑪珈「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靈性瑜珈老師,目前從事「大朵文化」瑜珈生活創意、整合教學,以及悅性蔬食減碳生活推廣工作。
2011/04/29
BGH122
天下文化
平裝
17×23cm
彩色
9789862167274
283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