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一頭亂髮、純真笑容、加上心思無時不漫遊的神情,聞名於世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以相對論揭開宇宙奧祕,在1905~1925年這段青年時期,他就創造了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基礎概念與理論結構。18歲的年少癡狂除了表現在科學上,更同樣表現在他對同班的女同學米列娃的熱情裡,他迫切地要和她分享心中湧動的靈感。
愛因斯坦開始寫信給米列娃,密切而頻繁,當關係日漸深刻時,他對她愈來愈認真,寫給她的信既自由又坦白,在信中,他暢談對米列娃的感覺,更深談自己的家庭以及自我的個性,包括他對周遭所見所聞而引出的思緒,還有想與她共度一生所湧起的情懷……,米列娃分享了愛因斯坦對科學的興趣,熟悉愛因斯坦求解若渴的科學題目,日夜鑽研的書籍,以及由書本所激勵、觸發出來的自由奔放的科學觀念。
這些信件,一封封地,綿密密地,串起了愛因斯坦與米列娃的姻緣人生,儘管這段婚姻只勉強地維繫了十年,他的科學生涯卻就此開啟,並且爆發驚人的傑作……
中譯者序 舉頭望明月 童元方
前言
編者緒論
有關刊本的話
英譯者注
信函
一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八九七年十月二十日之後
二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八年二月十六日
三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八年四月十六日之後
四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八年四月十六日之後
五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之後
六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九年三月十三或二十日
七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九年八月初
八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九年八月十日
九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八九九年八月十日之後,九月十日之前
十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九年九月十日
十一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十二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八九九年十月十日
十三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九ΟΟ年
十四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七月二十九日
十五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八月一日
十六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八月六日
十七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八月九日
十八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八月十四日
十九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八月二十日
二十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八月三十日或九月六日
二十一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九月十三日
二十二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九月十九日
二十三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Ο年十月三日
二十四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二十五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二十六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四月四日
二十七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四月十日
二十八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四月十五日
二十九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四月三十日
三十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九Ο一年五月二日
三十一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九Ο一年五月三日
三十二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五月九日
三十三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五月下半月
三十四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九Ο一年五月下半月
三十五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五月下半月
三十六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三十七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六月四日
三十八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七月七日
三十九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大概是一九Ο一年七月八日
四十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四十一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九Ο一年七月三十一日
四十二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九Ο一年十一月初
四十三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九Ο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四十四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四十五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四十六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四十七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四十八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四十九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二年二月四日
五十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二年二月八日
五十一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二年二月十七日
五十二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或之後
五十三 米列娃致愛因斯坦,一九Ο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五十四 愛因斯坦致米列娃,一九Ο三年九月十九日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士、美國奧立岡大學藝術史碩士、哈佛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哈佛大學,現為香港東華學院教授。
中文著作有《一樣花開-哈佛十年散記》、《水流花靜-科學與詩的對話》,譯作有《愛因斯坦的夢》,《情書:愛因斯坦與米列娃》與《風雨絃歌:黃麗松回憶錄》。
英文著作有:Two Journeys to the Nort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oetic Journals of Wen T’ien-hsiang and Wu Mei-ts’un, 譯作有明代女子曹靜照,馬如玉以及清代女子吳規臣、梁德繩的詩,收在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一書中。
2000/02/10
BLH02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656-7
253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