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李奧是位獨居在紐約的退休鎖匠,寂寞終日,生怕孤單死去無人知曉。他的祕密是:六十年前在祖國波蘭,他有一位非卿莫娶的青梅竹馬;後來,他有了一個永遠不能相認的兒子;還有,他寫了一本書《愛的歷史》,書中的女主角,就是他的摯愛艾瑪……
戰亂拆散了李奧與艾瑪,也迫使他逃離波蘭,無法把《愛的歷史》手稿帶在身邊,只得託付給好友茲維保管。李奧萬萬沒有料到,這本手稿幾經磨難,最後竟在南美洲問世,但書的作者不是他,他也完全不知道它的出版……
同樣在紐約,有位同樣叫做艾瑪的十四歲少女,是個單親家庭的長女。艾瑪的母親始終無法忘懷亡夫,努力寄情於翻譯工作。艾瑪見母親因寂寞日益憔悴,千方百計想為母親尋得第二春。此時,有人願出重金委託艾瑪的母親翻譯一本書,正是那本《愛的歷史》!原本只想代母尋友的艾瑪,在看了母親的譯稿後,不由自主,開始尋找書中那位與她同名的艾瑪……
一個名字、一本書,在命運的棋盤上,竟串聯著三個乍看之下毫不相干的家庭,牽動三代之間的愛恨。這些在浮世間漂流的小人物,在各自的世界裡飽嘗孤寂、歷經死別,卻沒想到,因為對愛的堅持與追尋,他們的人生之路,逐漸交錯…...
為了在這麼殘酷的世界裏生存,我們得憑空捏造很多想像的情感,僅為了曾經擁有過的一點點感動。作者奇妙地讓我們了解到,縱使剩下的僅有回憶,縱使分不清虛構與真實之間的界線,我們還是可以為自己的存在找到幸福。很難得地讀到這樣一個故事,清得像首詩,郤又夾著化不開的濃烈情感,希望你也會喜歡。
──博客來網路書店外文館館長 鄭健民
迷人、溫柔,全然原創的傑作。
──J. M. Coetzee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柯慈
在讀完那一刻,就忍不住想重讀的小說。
──Jewish Woman
閱讀本書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讓你暖到、也痛到心坎裡。
──The Financial Times
幽默與哀傷之間,純粹而強烈的對比,是本書格外感人之處。妮可‧克勞斯是一位真正的作家;《愛的歷史》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小說。
──Global and Mail
一部想像力恣意馳騁的小說……本書除了節奏流暢、高潮迭起(尤其結局會讓讀者大吃一驚)之外,字裡行間更充滿豐富而令人驚喜的人生智慧,給了這本書無與倫比的深度。作者筆下帶情、文字精緻,讓本書光芒四射。
──The New York Times
情節雖令人揪心,但展現了縝密的文思、泉湧的靈感,不僅有難以忘懷的人物,更有懸疑故事的成分。可謂年度最佳小說。
──New York
本書不是驚悚小說,也不算人生紀事小說,更不是猶太人大屠殺回憶錄,但卻有辦法集三者於一身,更重要的是對「失落」與「愛」的省思。
──Miami Herald
妮可‧克勞斯揭露了人性的特質,足以超越時空和生活經驗的特質……書中人物鮮明而真實,讓讀者不由自主關心他們的遭遇,更想撫平他們的傷。
──Denver Post
本書的時空,在現代的紐約與猶太人的漂流史之間穿插移動,作者寫來毫不濫情,反而帶著令人動容的優雅,宛若天使之筆。
──The Guardian
即使在最驚人、奇特的情節中,作者也探觸了我們心底最最共通的本質。尤其全書最後幾頁,原本片段的故事逐漸靠攏,合為完整的結局,宛若急切的相擁。
──Washington Post
本書有其繁複之處,內含的情感卻純粹而質樸,正因如此,本書讀來令人興味盎然。
──The Times
本書的傑出成就在於創造了全新的小說──時而可喜,時而逗趣,時而令人低迴。
──LA Weekly
本書讓你憶起小說的力量──開懷、惆悵、心碎、豁達,這幾種情緒,往往同時湧上。
──Publishers Weekly
本書之美,在於充滿活力,在於以純粹的能量、心思,精雕細琢而成。本書不僅讓你重拾對小說的信心,也重拾對世間諸事的信心。
──Ali Smith 英國曼布克獎入圍作家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美國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現定居舊金山,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愛的歷史》、《蘇西的世界》、《神諭之夜》、《遺愛基列》、《不存在的女兒》、《大宅》、《接骨師的女兒》、《珍.奧斯汀讀書會》、《繆思文集》、《神諭之夜》、《英倫魔法師》、《索特爾家的狗》等
2007/11/28
BLH067
天下文化
平裝
15x21cm
黑白
9789862160350
276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