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巨流河+洄瀾(套書,贈《一生中的一天》)
優惠價
79
$830

巨流河+洄瀾(套書,贈《一生中的一天》)

書籍介紹

《巨流河》

★藝術家董陽孜 封面設計暨書名題字

寫作歷時四年  跨越百年時空
感動海內外百萬讀者
讀了巨流河,你終於明白,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份子

苦難時代的信史 文學救贖的詩歌
一部反映中國近代苦難的家族記憶史
一部過渡新舊時代衝突的女性奮鬥史
一部台灣文學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紀
一部用生命書寫壯闊幽微的天籟詩篇

「當我記下了今生忘不了的人與事,好似看到滿山金黃色的大樹,在陽光中,葉落歸根。」

—齊邦媛

書的記述,從長城外的「巨流河」開始,到台灣南端恆春的「啞口海」結束......... 

巨流河,
位於中國東北地區,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被稱為遼寧百姓的「母親河」。
南濱渤海與黃海,西南與內蒙內陸河、河北海灤河流域相鄰,北與松花江流域相連。
這條河古代稱句驪河,現在稱遼河,清代稱巨流河。
影響中國命運的「巨流河之役」,發生在民國十四年,當地淳樸百姓們仍沿用著清代巨流河之名。

作者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民國初年的留德熱血青年,九一八事變前的東北維新派,
畢生憾恨圍繞著巨流河功敗垂成的一戰,
渡不過的巨流像現實中的嚴寒,外交和革新思想皆困凍於此,從此開始了東北終至波及整個中國的近代苦難。
作者的一生,正是整個二十世紀顛沛流離的縮影。

本書嘔心瀝血四年完成,
作者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璣的筆力,記述縱貫百年、橫跨兩岸的大時代故事。

獻給──所有為國家獻身的人。


《洄瀾—相逢巨流河》

2009年7月7日,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在天下文化出版。她81歲開始寫此書,在山間養生村裡用古老的書寫方式,一筆一劃,足足花了四年時間,完成史詩場景的自傳,將家族史和個人奮鬥史悲喜交集地放置在民國百年的舞台上,讀完的人,無不心潮激湧,感嘆不已。昔日學生簡媜以「一出手,山河震動」形容此書重量;哈佛學者王德威以「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描述此書令人低迴咀嚼,一唱三嘆的感受。

《巨流河》出版後,不僅出現洛陽紙貴的盛況,無以數計自發性的書評、讀後感出現在報章、網路;媒體紛至沓來;讀者致敬、請安、提問的函電不斷,齊先生懇請讀者以寫信代替面見,如此才稍得休養喘息的空間。

2010年底,《巨流河》簡體字版由北京三聯書店取得授權,雖在少許刪節的立場上有些折衝與磨合,但終能順利出版,並立刻引起大陸讀者既廣且深的觸思。北京資深記者盧躍剛形容,這是本「拿在手裡不敢輕易打開,打開了不能輕易合上,合上了心裡卻時時牽掛,隱隱不能釋懷的書。」

面對原本對她毫不熟悉的大陸媒體,齊先生不得不以親自書寫的方式,較精確地回答他們的提問。她同時又非常珍視她所收到的數百封貼了郵票的信(她不用電腦),也勾起她想要做一整體回答的念頭,──珍貴的《洄瀾─相逢巨流河》便慢慢成形。

天下文化的編輯選出了大1/10的信函,加上最具代表性的海內外評論、訪談,濃縮精簡,涵容在這本由《巨流河》的洄瀾所形成的時空之書中。這些相逢,如此愉悅。


《一生中的一天》

很多讀友詢問的《一生中的一天》,終於在加了有關寫作《巨流河》以及搬進養生村的日記之後,有了最新版本的問世。這八十歲後的日子,是齊邦媛看過最多的日升月落,以及擁有最多自主安排的時間與空間,讓這最後一間書房住成了一個充滿感恩的家。

《巨流河》

第一章 歌聲中的故鄉  
第二章 血淚流離──八年抗戰
第三章 「中國不亡,有我!」──南開中學
第四章 三江匯流處──大學生涯
第五章 勝利──虛空,一切的虛空
第六章 風雨台灣
第七章 心靈的後裔
第八章 開拓與改革的七0年代
第九章 台大文學院的迴廊
第十章 台灣、文學、我們
第十一章 印證今生──從巨流河到啞口海


《洄瀾—相逢巨流河》

齊邦媛 序

第一部 評論reviews〈依刊登日期排序〉

01 台灣篇

一出手,山河震動        簡媜
不廢江河萬古流         李惠綿
台灣文學的國際推手       單德興
巨河回流            陳芳明
巨流河到啞口海的水勢      林文月
「我當另有天地」        邵玉銘
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  王德威
文學不了情           周慧珠
齊邦媛的歷史巨河        陳文茜
齊邦媛的書 孫運璿的車     張作錦
齊家父女的台灣經驗       林博文
1949三稜鏡         王鼎鈞
郵車真好!           封翁
巨流河畔的回憶         胡宗駒
林太乙、齊邦媛和她們的父親們  黃怡
由巨流河到生命河        殷穎
芍藥與雪萊           張德明
撒播文學種子          李喬
晚開的芍藥花          鐘麗慧
心靈的後裔           石家興

02 大陸及海外篇

她的歷史,我們的歷史      黃艾禾
紙上的鄉愁且聽她這樣訴說
讀齊邦媛《巨流河》的通信    盧躍剛
憂患夜鶯            昆布

第二部 訪談interviews〈依刊登日期排序〉

01 台灣篇

齊邦媛:痛苦是不能「經驗」的   鄒欣寧
齊世英齊邦媛 東北心台灣情    何榮幸、郭石城
從容不迫             董成瑜
巨流河滾滾沖刷家國悲情      張殿文
書房裡的星空           簡媜

02 大陸及海外篇

以書還鄉,亦喜亦悲        吳筱羽
「你懂得我的痛嗎?」       鐘瑜婷
「我無大怒也無大樂」
抹不掉的只有鄉音         姜妍
「我已無家可回」
巨流河:一段溫婉回憶的政治想像  楊時暘
「我用詩的真理寫他們」      劉芳
「我現在還有一個精神在」     韓福東
歷史可以一筆帶過,文學不能
華語文學傳媒獎          田志凌
八十歲仍心靈未老         陳書娣
「巨流河和啞口海,
存在於我生命的兩端」       李菁
潭深無波《巨流河》        明鳳英

第三部 來函

趙金鏞 先生
陳鴻銓 先生
潘恭孝 先生
周正剛 先生
卲力毅 先生
張鴻藻 先生
石崇禮 先生
尤廣有 先生
錢婉約 女士
張延中 先生
熊健美 女士
鄭 義 先生
黃渝生 女士
李耀東 醫師
王夢松 先生
江心靜 女士
林立仁 先生
孫守萱 讀者
昀 聖 讀者
鄭 文 讀者
楊靜遠 女士
王秋華 女士
姚 朋 先生
費宗清 女士
車慧文 女士
陳太太
李照仁〈懇丁朋友〉
何懷碩 先生
林文義 先生
夏祖麗、張至璋 伉儷
張 讓 女士
喻麗清 女士
瘂 弦 先生
趙淑俠 女士
趙淑敏 女士
蔡文怡 女士
鐘麗慧 女士
高全之 先生
韓 秀 女士
陳幸蕙 女士
黃勝雄 醫師
顧 洵 先生
吳敏嘉 女士
林 麗 女士
龍村倪 先生
施玉鳳 女士
陳大安 先生
趙守博 先生
蔡慧玉 女士
歐麗娟 女士
孫康宜 女士

Anachronism

一九三七年南京 齊邦媛發自空城的信
樂茞軍女士 〈薇薇夫人〉的畫
寫《巨流河》前兩封重要的信
一、柯慶明先生 一九九〇年
二、李惠綿女士 二〇〇六年
席慕蓉的詩
一、一首詩的進行
二、明鏡── 再呈齊老師

齊邦媛 作者

一九二四年生,遼寧鐵嶺人。國立武漢大學外文系畢業,一九四七年來台灣。

一九六八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研究,一九六九年出任中興大學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一九八八年從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任內退休,受聘為台大榮譽教授。

曾任美國聖瑪麗學院、舊金山加州州立大學訪問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客座教授。教學、著作,論述嚴謹;編選、翻譯、出版文學評論多種,對引介西方文學到台灣,將台灣代表性文學作品英譯推介至西方世界。


2024/04/10

BZS00028SU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5*21

黑白

4713510947395

992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