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為什麼稱霸電腦晶片的英特爾沒有抓住手機晶片的商機?
搜尋引擎霸主Google為什麼會在社群媒體浪潮上輸給Facebook?
為什麼Spotify與Netflix能比蘋果iTunes更早提供串流服務?
大多數組織會停滯不前,不是因為擁有笨重的營運模式,或是失敗的商業組織,而是習於僵化的管理模式。這個模式就是科層體制,它把人看成可以替換的資源,讓組織失去適應力、創意力與活力。
在一個不斷變化和充滿前所未見挑戰的世界中,我們需要一個充滿彈性、創新精神和大膽改變的組織。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蓋瑞‧哈默爾,以及管理實驗室共同創辦人米凱爾.薩尼尼在經過十多年來的研究和大量的案例探討,歸納出一套釋放員工潛能、幫助各產業大小組織進化的制度:那就是人本體制。
人本體制的組織包括幾項關鍵基石:
.動機:讓同事團結起來打破科層體制。
.模式:利用組織的經驗挑戰科層體制的現狀。
.心態:擺脫阻礙進步的工業時代思維。
.動員:啟動支持變革的聯盟,破解過時的管理系統與流程。
.轉移:將業主精神、市場、任人唯才、共同體、開放、實驗與悖論等核心精神嵌入組織的DNA。
有很多組織已經因為擁抱人本體制而在市場上維持領先,像是西南航空、橋水基金,甚至非營利組織戒酒無名會。現在,是時候加入人本體制的行列了,每個組織、每位工作者都將因此獲得以往沒有的機會,再次燃起熱情,並且不斷蓬勃發展。
各界讚譽
前言 打造適合人、適合未來的組織
第一部
實施人本體制的理由
第01章 擁抱人性
第02章 科層組織的罪狀
第03章 計算代價
第二部
人本體制的運作
第04章 紐克鋼鐵:打造人,而不是打造產品
第05章 海爾公司:人人都是創業家
第三部
人本體制的工作原則
第06章 實務上的工作原則
第07章 業主精神的力量
第08章 市場的力量
第09章 任人唯才的力量
第10章 共同體的力量
第11章 開放的力量
第12章 實驗的力量
第13章 悖論的力量
第四部
邁向人本體制
第14章 米其林:把頭幾個步驟走對
第15章 從這裡開始
第16章 按比例擴大規模
附錄A 科層體制質量指數調查
附錄B 科層體制階層的估算方法
注釋
謝辭
作者簡介
《人本體制》提供了很棒的實務指南,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引導讀者創造一個相互尊重而高效率的企業文化。
——陳棠,南山人壽董事長
由「以人為本」建立的「人本體制」,讓人人都成為自己作業流程上的「微型創業家」,整體企業很自然會邁向卓越、生生不息。誠摯推薦此書給每一位有志於此的知識工作者。
——周俊吉,信義房屋創辦人
以人為本,組織才會有穩固基石;釋放潛能,企業才能夠邁向卓越。哈默爾與薩尼尼提出開創未來的管理思維與轉型指南,打造以人為中心,彼此信任、負責的組織,使人人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黃男州,玉山銀行董事長
人工智慧將取代全球3億個工作機會,這樣的時代浪潮下,如何讓每一位同仁懷抱熱情、勇於創新、締造價值,把企業帶到超乎所求所想的豐盛之地,這是《人本體制》給決策者最好的禮物。
——彭培業,台灣房屋集團總裁
《人本體制》指引企業從官僚體制的科層組織跳脫,進而發展具有創新及應變潛力的理性組織。我認為企業必須將本書提出的7項工作原則DNA嵌入公司營運當中,方能保持永遠正向的力量。
——陳宏裕,味全董事長
本書提供充分的理由,說明必須以信任與徹底公開透明的做法來取代指揮式的管理方法。這是一劑有效處方,讓我們獲得改變市場遊戲規則的創新,以及發掘每個人的價值。
——馬克.貝尼奧夫,Salesforce董事長暨執行長/《開拓者》作者
哈默爾與薩尼尼立下兩項了不起的成就。他們提出我所讀過針對科層體制最令人信服的批評,解釋科層體制的組織在許多方面削弱人的自發性、適應力與創意;他們還發出激動人心的疾呼,告訴我們如何做得更好,並提倡打造可以釋放組織內部人員日常創造力的體制。《人本體制》充滿敏銳的洞察與務實的指引,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書。
——丹尼爾.品克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作家《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作者
如果曾經有組織粉碎你的希望與夢想,本書恰好能協助你恢復活力。對於打擊科層體制、並打造出不辜負內部員工潛能的職場,很難想像有比本書更好的指南了。
——亞當.葛蘭特,《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與《給予》作者/《TED職場生活》podcast節目主持人
《人本體制》周延的概述為什麼組織應該拋棄科層體制、讓人性重返職場的時機已經到了。我發現自己在讀這本書時,從頭到尾一直點頭,不斷覺得「沒錯!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數十年來需要的全新管理方式範例。哈默爾與薩尼尼辦到了!
——吉姆.懷特赫斯特,IBM前總裁/《開放式組織》作者
《人本體制》是近十年來以目標為驅動力、最具洞察力、最有教育意義的著作。所有追求成功、生存,以及最重要的是,追求團隊所渴望的人性影響力的組織,都應該強制閱讀這本書。
——安琪拉.阿倫茲,Burberry集團前執行長、蘋果公司前資深副總裁
自1983年便任職於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e),現為該校策略與國際管理客座教授,同時也是「管理創新實驗室」(Management Innovation Lab)的共同創辦人,這是一個由頂尖商業思想家和先進企業共同組成的聯盟,致力於打造管理的未來。
哈默爾是全球最有威望的管理學先驅之一。《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封他為「世界第一流的策略大師」;《財星》(Fortune)把他譽為「全球頂尖的企業策略專家」。《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則稱哈默爾為「無人能出其右的管理創新者」。《第五項修練》的作者彼得.聖吉(Peter Senge)則讚譽他是「西方世界在策略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
曾經進入許多知名企業董事會擔任顧問的哈默爾,有件出名的故事是他帶著手機大廠諾基亞的一群主管到倫敦都會區中的國王路(King’s Road)「逛街」,原來「他希望這群主管了解,今日手機的功能已不全是電話,而是一種時尚飾品。過了幾個月後,諾基亞便推出一系列華麗奪目的彩色手機。」(摘錄自著名英倫管理學人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的《大師論大師》一書)
哈默爾發明出「策略意圖」(strategic intent)、「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產業革命」(industry revolution)等知名觀念,改變了全球的管理語言和實務。 哈默爾之前的著作《啟動革命》(Leading the Revolution,天下文化出版)和《競爭大未來》(Competing for the Future)曾登上各個管理書籍排行榜,並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過去二十年間,哈默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15篇文章,其中有五篇榮獲素負盛名的麥肯錫卓越獎(McKinsey Prize for excellence)。
他也經常在《華爾街日報》、《財星》、《金融時報》和全球其他許多財經報章雜誌發表文章。 哈默爾本人也應用專長創辦了策士(Strategos)公司,該公司主要業務是幫助客戶發展革命性的策略,目前他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此外,哈默爾也是世界經濟論壇(WEF)的成員。他的電子郵件是:gh@managementlab.org。
管理實驗室共同創辦人。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前合夥人,擔任公司組織、策略與金融服務實務領域的領導者。曾在蘭德智庫(RAND Corporation)擔任政策分析師長達五年,並主持關於恐怖分子與其他叛亂團體的開創性研究,探討他們如何利用資訊時代的技術,以敏捷的網絡執行任務。研究成果受到《哈佛商業評論》、《金融時報》與《華爾街日報》的特別報導。擁有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以及帕地蘭德研究所(Pardee RAND Graduate School)的學位。現居波士頓。
東吳中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商業書編輯,著有《散戶媽媽的5堂K線存股課》一書,譯著有:《銷售的科學》、《失控的銀行》、《世界頂尖企業主管必修的15堂心理學》等。
2021/10/16
BCB745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5252922
464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