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上台簡報的人務必賦予觀眾一個重要角色,簡報任務才算完成。你不能只給他們一份代辦清單,就期待事情自然會成功。
你以簡報者的身分走進會場,看起來彷彿大權在握,你站在會議室最前方,甚至站上高起的舞台,大家洗耳恭聽你的演講。
但你知道嗎?這場演出的主角並不是你,而是觀眾。
因為你仰賴他們的程度,遠超過他們仰賴你,你賣力推銷的點子是否能順利傳達出去,還是僅停留在你的投影片上,完全取決於他們是否接受你。
掌控權在觀眾身上,所以,謙遜是上策。你在簡報中提及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須切中他們的需要與目標。
一般簡報者常犯的錯誤,就是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想說的話很多,又急於想要陳述細節,如果再加上事前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就會忘了什麼對觀眾才重要,一心只關注自己要說的,絲毫顧及不了觀眾的反應。
如果觀眾夠幸運,或許可以看到簡報者的投影片有解釋清楚:「這方案為什麼重要?」但有時他們用的簡報格式看起來卻又像是在對觀眾說:「我要你辦這件事,你照做就對了!」
一個好的簡報者,一定要站在觀眾的立場,花時間帶領觀眾了解:為什麼這個方案對他們與組織來說很重要、有哪些內部與外部因素會影響這個方案的推動,以及為什麼需要他們支持才會成功。
解說這些事項並不是瑣碎小事,上台簡報的人務必賦予觀眾一個重要角色,簡報任務才算完成。你不能只給他們一份代辦清單,就期待事情自然會成功。
每一場簡報的目的與觀眾固然不同,但有個重要事實是不變的:觀眾是來看你能為他們做什麼,而不是他們得要幫你做什麼。
因此,你要把觀眾當作是實踐你想法的「英雄」,而你則像是導師,扮演協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角色,這樣他們才會支持你的想法,並努力去推動促成。
簡報者應該和電影「星際大戰」中的尤達或其他神話中的導師一樣,做到以下幾件事:
給予你的英雄(觀眾)一份「特別禮物」:提供觀眾新見解,讓他們過得更好,或許你向公司的高階主管介紹一種能強化市場競爭力的新方式,這種新做法令人大感振奮;或許你向滿場的潛在客戶說明,你能幫他們省下金錢與時間。
教導你的英雄(觀眾)使用「神奇工具」:讓觀眾能從你的演說中學到新能力或新心態,奕即能幫助他們達到雙方(他們和你的)目標的工具。
幫助你的英雄(觀眾)脫困:理想的狀況是,你能提出新想法或解決方案,幫住觀眾擺脫困境。
摘自《跟誰簡報都成功》
Photo:Evan Foreste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