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技能思維幫助我們持續關注個人產出,讓自己在精進自身能力的同時,也從工作中獲得熱情及創造價值。
圖片來源:pixabay,CC0 Licensed
經濟學基本理論告訴我們,想要獲得珍貴稀有的東西,需要以同樣珍貴稀有的東西去交換。根據這個理論,如果你想要獲得美好的工作,就要用珍貴稀有的個人技能去交換。我稱那些技能為職涯資本。
技能思維就是持續專注於個人產出,這也是我主張技能思維更勝於熱情思維的原因;我的主張非常務實:你需要先精進自己,才能在職涯中獲得美好的東西,而技能思維一心想達成的就是這個目標。
2009年夏季,《紐約時報》報導1則真實故事。主角麗莎.菲爾38歲時辭掉廣告行銷的工作,她厭倦了上班生活的種種約束。她說:「我看著我先生創業,覺得我也可以做到。」
菲爾報名200小時的瑜伽師資班,還抵押房子去申請貸款以支付學費。拿到師資證照後,她開了兒童瑜伽班,專門教幼童和孕婦瑜伽。她告訴記者:「我熱愛現在做的事情。」
熱情思維支持了菲爾的決定。對那些沉迷於志業迷思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跨出舒適圈去追隨熱情更勇敢的事了。
愈來愈多的作家和網路名嘴鼓吹這樣的概念:你之所以無法追尋熱愛的工作,是因為缺乏勇氣;你需要勇氣,才能追尋夢想。這種概念放在熱情思維中看起來很合理:如果有某個完美工作正等著你去追尋,不追隨熱情就是虛擲人生。從這個觀點來看,菲爾的行動很勇敢,而且早該實踐了。
熱情思維的缺點,在於它完全不考慮個人的實力。對菲爾那種主張熱情的人來說,自己創業便能同時獲得自主性、發揮創意和影響力,真正阻擋自己的是跨出去的勇氣。職涯資本理論不認同這種說法,它主張光憑勇氣並無法開創美好的事業,還需要珍貴的卓越技能。
菲爾放棄廣告生涯去開瑜伽班時,不僅放棄了多年來在行銷界累積的職涯資本,還貿然轉行到她幾乎毫無資本的不相關領域。以瑜伽的熱門度來說,完成1個月的師資訓練只讓菲爾的技能處於業界底層,想要順利發展不是那麼容易。不幸的是,後來的結果正是如此。
2008年經濟衰退後,菲爾的事業陷入困境。她授課的健身房關門大吉,她在公立高中開的課也遭到取消。而且,在經濟不景氣下,私人家教的需求也縮減了。
《紐約時報》那篇報導最後提到,菲爾傳了一則手機簡訊給記者:「我正在排隊領食物救濟券。」
【書籍資訊】
《深度職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