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覺得自己的產品很好,產品銷售卻總是不如預期?也許是因為你犯了這兩樣行銷錯誤!
為了找出大多數人行銷失敗的原因,我打電話給麥克.馬卡爾(Mike McHargue)因為他主持的播客「問科學麥克就對了」很受歡迎;他的外號就叫「科學麥克」。
麥克協助企業運用科學方法,研究分析顧客的思考模式長達15年之久,對於科技產品特別拿手。
麥克讓我瞭解一件事:為了滿足生存的基本需求,人類一直不自覺的檢視周遭環境(甚至包括廣告),從中尋找有用的資訊。
麥克歸納出企業在行銷時,最常會犯的兩個嚴重錯誤。
行銷錯誤一:忽視顧客真正的需求
人類的基本需求是生存茁壯,企業不去強調他們的產品可以滿足這個需求,這是第一個錯誤。
每個偉大故事的題材,都與求生有關,尋求身體健康、情感或關係的緊密連結,或精神或心靈層面的自在安頓。你的行銷訊息要是脫離這個關鍵要素,就無法吸引觀眾。
盡可能強調你的產品或服務有以下特點:有助於顧客生存發展、被他人接納、找到真愛、完成遠大抱負、結交強大盟友等等,否則產品很難賣出去。
一般人在意的,也不外乎這幾件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牢記這一點,可以為你賺進可觀財富。如果你選擇一笑置之,可能蒙受巨大的損失。
麥克說,大腦會一直不停的將接收到的訊息歸類,我們每天會剔除幾百萬則無用的資訊。試想我們進入一間大交誼廳參加活動,大腦並不會去注意裡面有多少張椅子,但一定會觀察出口在什麼地方。萬一發生火災,知道出口的位置才有辦法逃命。
人的潛意識會將接收到的資訊分類,所以當我們對顧客談論公司的沿革或願景時,我們就是將自己定位成椅子,而非逃生出口。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要注意,麥克說:「大腦處理資訊會消耗熱量,而消耗過多熱量顯然會阻礙大腦求生存的首要工作。」如果你提供太多無用的訊息,顧客就會棄你而去。」
行銷錯誤二:提供太多無效訊息
企業行銷上常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給顧客太多訊息,迫使顧客須消耗過多腦力去理解。
當顧客被迫消化龐雜的資訊時,就會開始忽視被他們視為垃圾資訊的源頭,以保存熱量。換句話說,大腦內有一種求生機制,當顧客覺得被你搞得一頭霧水時,他們大腦內的求生機制就會啟動,然後把你消音。
當你對顧客做簡報時,顧客要耗費許多心神與能量,就像被迫站上跑步機上跑步一樣,你認為他們能撐多久?絕對比你想像的短暫。真實世界中,不論是電梯簡報、公開演說或瀏覽公司網站,顧客在當下都要消耗熱量,分析你提供的資訊是否有用。如果你說的話(而且還要說得夠快)無助於他們生存或發展,他們就會選擇充耳不聞。
你必須面對兩個事實:每個人都會去尋找有助於自己生存發展的事物,以及沒有人想要消耗太多能量去理解訊息;所以,你的訊息務必簡單明瞭。這也解釋了為什麼SB7 溝通架構可以幫助那麼多人成功,因為當中的七大黃金法則,就是聚焦在關注顧客的生存發展,而且力求以簡單明瞭的訊息傳達行銷內容。
【書籍資訊】
《跟誰行銷都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