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別鬧了!寫科普故事會有人想看嗎?但我今天要說的科普主角不同於一般的科學家。

圖片來源:wikipedia 文/ 鄭俊德,閱讀人網站主編
別鬧了!寫科普故事會有人想看嗎?但我今天要說的科普主角不同於一般的科學家。
他是歷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請去畫裸體畫、在酒吧等待豔遇卻在廁所尿尿跟人大打出手、偷偷打開放著原子彈機密文件的保險櫃、跑去巴西森巴樂團擔任鼓手。
更特別的是他還曾經跟愛因斯坦和波耳討論物理問題,也曾為了想證明數學可以賺錢跑去賭城跟職業賭徒研究輸贏機率,連太空梭事故他都能用一杯冷開水解開謎團。
也因為這位科學家實在是太皮了,更被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的院長夫人大喊:「別鬧了,費曼先生!」而這也是我今天要介紹台灣第一名暢銷的科普書《別鬧了,費曼先生》完整的人生自傳。
通常讀自傳故事,我習慣會換個角度來想,除了看作者自己的個人自述外,我也會想如果我是主角的家人或是朋友,我會和這類傳奇人物如何相處,尤其費曼先生是如此的天才,從他小時候就可以略見端倪。
費曼先生在十一、二歲就在家裡搞自己的實驗室,但這實驗室不是一個房間而是一個舊箱子,在這裡放著燈泡、警報器,還不知去哪裡生出來的電熱盤(類似大同電鍋會發熱的底盤),有時他會在裡頭放油,自己炸薯條來吃,玩起自己的派對,因為他實在太愛動手動腳了,有次還差點把房間燒掉。
這時候,如果想起了我是他的家人,一定對這樣的孩子又愛又恨,雖然佩服他的天才,但卻害怕哪天失火都是很可能會發生的,也因此與其留在家裡拆東拆西,不如把這技能拿去外面賺錢,所以他很快就成了城鎮知名的小小修理工。
上了高中後,他這種拆解東西的個性,轉換到了數學物理,對於解題的熱愛超乎一般人,不服輸的個性讓費曼先生很早就闖出了天才的名號,還為了解題方便自創數學符號與公式,後來他才知道原來這些公式已經存在許久,並不是他獨家發明。
他也在書中提到了他的高中老師對他的包容,有次下課數學老師貝德叫費曼留下來,然後老師說:「費曼,你上課時候話太多了,聲音又大。我知道你覺得這些課太簡單太悶,現在我給你這本書。以後你坐到後面角落去好好讀這本書,等你全弄懂了才准你說話。」而這本書的書名是《高等微積分》,費曼後來上課就深深沈浸在微積分世界裡。
書中的費曼先生是充滿感恩寫下這一段落,他覺得數學老師貝德實在是太因材施教了,但在一般人看來一定會覺得怪怪的,這不是排擠嗎?但費曼先生卻能夠把老師要他閉嘴這件事,轉念成再學習的機會,就知他真的跟一般孩子不太一樣。
讀到這裡,我想你一定也很好奇,到底是怎樣的父母可以教出這樣的天才,書中提到他父母的故事不多,但是卻在其中一段提到了父親非常熱愛魔術,對觀心術也有很高度的興趣,常常會跟費曼分享魔術的技巧與觀心術的手法,更是一個擅長說故事的推銷高手,這樣身教的間接影響,也讓費曼深信一個道理,不要單純相信事情的表面,我想費曼小時候應該也常常被他老爸的魔術騙吧。
在之後的科學研究上,費曼先生依循著這樣的研究態度,陸續解開許多課本上錯誤的描述,他更高喊:「不能盡信課本。」
後來的他成為了大學的教授,他在學校發現一個現象,有時他問一個問題,學生馬上就回答出來,但下次換句話說談同一個問題,學生卻答不出來,後來才知道過去的基礎教育,讓學生們個個成為了「講光抄」,只會抄筆記,考完忘光光,講都講不出。
他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一點成效也沒有,很多時候連問問題都不會。他深覺得這樣的學習心態可憐可悲,因為明明大家都極其努力擠進了大學的窄門,卻沒有求知的慾望與動力,這樣的教育完全沒有任何意義。讀到這裡,想想我們台灣的教育,不也有類似的問題嗎?
《別鬧了,費曼先生》出版後也影響了許多孩子讀完後往科學之路前進,書中更提到他求學階段、從軍、到後來成為大學教授與研究學者,人生也有著多次轉折,就跟科學一樣持續突破。
如果你過去沒有讀過科普書,那這書值得成為你的科普入門,從費曼先生的人生故事去探究科學的美好與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