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中年驀然回首,愛情、名利、事業工作,撥雲見日,明白了許多事,那些快樂的,傷心的,難過的,椎心的,早已風輕雲淡,最重要的要能誠實的面對自己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 丁菱娟
讀《我輩中人》,就好像在閱讀及反思自己中年的旅程。
單純而美好年代
我們這一代的人屬於戰後嬰兒潮,幸運的逃過了戰爭、饑荒,卻是從貧窮中奮力地站起來,我們大多胼手胝足,從無到有,一步步開創屬於我們自己的未來,那時候的我們相信愛拚才會贏,我們相信只要努力便能有收穫,而台灣的經濟和社會也是這樣的回饋我們。我們是相信希望的一代,也是獨立自主的一代,更也是不輕言放棄的一代。
然而世界變化太快,我們成長在傳統的價值觀和現代創新思維的拉扯下,發現溫良恭儉讓的思維已經不管用,代之而起是個人主義的勇敢做自己,勇敢爭取自己想要。我們夾雜在新舊價值觀的衝突下,有時錯愕之餘,只能不斷地調整自己,學好做個無愧於天的「大人」。我們現在物質富裕,衣食無缺,有時不免懷念那個貧窮、物質缺乏卻單純而美好年代。
願忠於自己
這是一本中年之後誠實面對自己的書,抒寫中年人的心情,中年人的責任,中年人的反省。儘管要照料失智的母親,曼娟老師沒有抱怨,沒有氣餒,只有承擔。她溫柔的文字裡充滿了智慧的能量,撫慰與引領一樣正在路上顛的中年人。有情有義是對自己的期許,但不想費力得再討好任何人,只願忠於自己。
到了中年驀然回首,愛情、名利、事業工作,撥雲見日,明白了許多事,那些快樂的,傷心的,難過的,椎心的,早已風輕雲淡,最重要的要能誠實的面對自己。人生走了一大半,突然發現父母已老,子女長大,回頭反省自己,但願能無悔 想著應該對身邊的人和解。人生無常,有時候只能接受,臣服在生命的課題前面,恭恭敬敬,儘管生活可能有些不盡人意,但我們仍然相信美好。
學習放手,學習承擔。此時此刻牽絆我們的,永遠不是物質,不是名利,不是外在,而是不捨的親情。下一代的子女青春正盛,只能放手,上一代的父母漸入黃昏,必須承擔。所以我們放手了急於往前奔跑的子女,回頭照料滿身病痛的父母。我們不逃避,不抱怨,在陪伴父母的過程當中也學習著自己的即將老去,修補與周邊人的關係。我們前半段人生可能為別人的期望而活,沒有關照自己的內心,到了現在也想好好愛自己,想用一種屬於自己,最自在的風貌活著,
第三人生
醫療科技的發達,我們這一代都有可能活到100歲,到底是禮物還是災難,取決我們的健康狀態和過生活的心態。到了第三人生的歲月,許多人要為自己而活,但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最好想清楚。對我而言,這多出來的歲月正是我們可以實現夢想,不為金錢而工作,只為意義而工作,自在展現自己的時刻。我們希望保有一顆仍然好奇,仍然追夢,仍然赤子的真心。
比起曼娟老師,我很幸運有四位兄弟姐妹的幫忙,他們都很孝順也都住得近,輪流回家陪伴孤單的爸爸,所以大家的負擔少了一些。人生的課題每人不同,只有自己用「大人」的角度去面對。面對世局紛擾,我們只求一顆安定的心,盡人事,聽天命。
讀曼娟老師的文章有股安定的力量,一股暖流直沁心底。
【書籍資訊】
《我輩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