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們自詡是理性的生物,因此崇尚針對某個概念、想法或計畫進行定量評估,以邏輯為重。然而,真理卻在別處。
圖片來源:unsplash
很多偉大的行動,從社會運動到科技創新,都是從故事開始的。我們自詡是理性的生物,因此崇尚針對某個概念、想法或計畫進行定量評估,以邏輯為重。然而,真理卻在別處。
當然,事實和數據能獲得大腦的認同,但不一定能打動人心。我們也許同意某項提案,或者至少願意配合,是因為邏輯似乎無懈可擊。但是,邏輯能夠激發我們的動力嗎?這種情況少之又少,反而是某種模因(meme,編注:非經基因代代傳承的文化特徵或行為)、某項運動讓我們興奮、吸引我們,或是讓我們覺得有價值,就跟著一起做,才不管邏輯。
因此,如果你真的想激勵團隊採取行動,最好用故事打動他們。一旦他們受到感染,想像自己成為你的願景的一部分,接下來你就可以用事實和數據,為你的故事背書。
當然,你要帶領團隊往新的方向前進時,手邊也許沒有任何事實或數據,只有計畫。不管你想要打造新產品、創建新的教育機制,或是啟動新的研究計畫,你可能還沒有充足的資料可以分享。
但是,你有夢想。你可以把你的夢想,變成一則生動、吸引人的故事,讓人願意加入你的行伍,與你一起實現夢想。儘管他們知道可能會失敗,依然願意不計報酬(至少一開始報酬不會太好),與你一起奮鬥。他們大可找輕鬆的事情做,但他們想跟你一起做大事,貢獻一己之力,成就大我。如果他們相信你,就會跟著你踏入新的領域。
你無法用圓餅圖或PPT簡報為號召,你必須挑起別人的渴慕之心,激發他們的想像力。你得與人分享你的願景,讓人對你無可抗拒。
【書籍資訊】
《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