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這校園曾是我最美麗的歸屬,如今在畢業前夕,達達的馬蹄聲又開始督促我這個過客:從今而後,我必須自己撥開枝椏,開闢我應走的偏僻小徑。
圖片來源:pixabay
莫忘初衷
在哈佛四年,多少個楓葉燦然日子,我走在蜿蜒崎嶇的羊腸小徑,亦步亦趨被帶向真理的殿堂。有多少個濃重暮靄的深夜,和古今哲人對話,從不感覺被時間遺棄。
哈佛四年,這校園曾是我最美麗的歸屬,如今在畢業前夕,達達的馬蹄聲又開始督促我這個過客:從今而後,我必須自己撥開枝椏,開闢我應走的偏僻小徑。
我一直希望有人告訴我,我該怎麼走,希望有人保護我,讓我免於失敗。但是現在,沒有人在前頭帶領我了,現在,我是自己的領頭者,甚至,我要幫後人領頭。
學校已經教給我們所有必須學習的東西,我們是一顆顆獨立的靈魂,但我們必須鍥而不捨的追求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我知道,我隱隱約約找到自己了,我必須去茱莉亞,不只是因為夢想,不只是因為大提琴演奏,而是因為茱莉亞將是我藝術人生的另一起點:我希望用藝術,來成就真理;我希望用藝術,來定位我的家園;我希望用藝術,讓人間多一點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