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因為追求音樂之美,離開了家鄉;但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是文字,這好幾十萬中文文字,如同長夜中閃亮的燈火,引領著我,帶我航向生命最初的碼頭。
圖片來源:pixabay
我鍾愛的義大利作家 Niccolo Tucci 寫過:「是晚了,還是早了?當我以為時間來臨,但原本該屬於我的,不見蹤影;世間一切,都變得不合時宜。」
哈佛大學畢業團聚(Fifth Year Reunion),我回去了,回去麻州劍橋這個回憶鋪天蓋地的城市。溫特洛普學院,院長卸任後改朝換代;哈佛園,在時間堆砌下,早已人事皆非。
晚會上,意氣風發的男同學,名牌西裝下無法掩飾半禿頭;商學院畢業的女同學,現今最瑣碎的企盼,不過是等著事業愛情何時才能兩相兼顧。原來,冷白的月光底下,人生勝利組也有得不到的幸福。
六月天還是嫣然,但是甫從哈佛畢業、那個時空下的我,早已不復存在。那個哈佛畢業生,一手抱著大提琴,一手拿著行李箱,倉促的找灰狗巴士從波士頓到紐約;那個哈佛畢業生,一個人住進紐約市三坪不到的小房間,靜夜裡凝視著窗外的喬治華盛頓橋;那個哈佛畢業生,即使除夕哈佛同學邀請到她四季酒店頂樓公寓享用晚宴,仍然對自己波西米亞式的藝術家生活甘之如飴;那個哈佛畢業生,全然不知道,前方的路還有什麼樣的磨鍊等著。
哈佛人希冀改變世界,對世界有所貢獻。還記得嗎?離校的拱門上寫著:「啟程,去服務你的國家,服務你的人民。」每個人都想服務世界。但是我必須承認,如果過去幾年來我有一丁點成長,那是我終於體悟希臘作家普魯塔克(Plutarch)的哲理:唯有內在不斷修煉實現,才能轉變外在的大千世界。真正的堅韌在柔弱,真正的權勢在謙卑,改造這紛擾人間的前提是靜下心來,做好自己。
楊絳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就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十五歲離家後,我就像汪洋中的一隻小船,美國、台灣、美國、台灣,在太平洋的兩岸盪啊盪的漂泊。遠航的船,習慣了流浪,沒有什麼從容可言。人在台灣的媽媽曾經寫了一封短信給我,信的主題是:遠航的船該靠岸了。
母親寫來的信要我靠岸,究竟應該在哪一個港口?我因為追求音樂之美,離開了家鄉;但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是文字,這好幾十萬中文文字,如同長夜中閃亮的燈火,引領著我,帶我航向生命最初的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