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想擁有豐富的老年生活,關鍵就是要持續活動,不過,並非一定要自行走路或做運動才行。
圖片來源:pixabay
想擁有豐富的老年生活,關鍵就是要持續活動,不過,並非一定要自行走路或做運動才行。
根據不久前的一個調查,長野縣居民的平均壽命,不論男女都是全日本第一。但與過去的調查相比,現在的長野縣居民已經不太走山路,也不吃昆蟲了(三十年前,在全國男性平均壽命的排名上,長野縣僅次於沖繩,是第二名,而當初所提及的長壽理由就是這兩點!),但依舊排名第一。
暫且撇開長野縣的例子,現在的銀髮族雖然不像以前的老年人走那麼多路,卻更長壽。總的來說,小說家等在家裡工作的人也活得比較久。
走路有益健康與長壽這個假說,或許該受到質疑了。如果說運動可以刺激大腦,透過學習給大腦帶來的刺激,應該更為直接。
人需要活動,但不一定得走路,也可以開車或坐輪椅,重要的是,要能自己移動。
有老花眼就戴老花眼鏡,有重聽就戴助聽器,雙腳無力就坐輪椅,也就是說,應該維持的不是運動功能,而是活動力。
事實上,在美國,當自己再也無法開車時,就會住進養老院之類的機構。就我所見,比起城市的高齡者,鄉下的老人家更勤於出門,這大概是因為他們的車就停在家門口,只要開車,哪裡都能去。因此,原則上我反對鼓勵高齡者繳回駕照的做法。因為在日本的鄉下地方,根本沒什麼人在走路,不必擔心會發生事故。
再者,有活力的老人家每個人都很愛說話,不僅有自己想說的話,也會滔滔不絕地發表。能一直保持這種狀態的人,不論我是否認同他們的意見,都覺得他們很棒。這種人即使上了年紀依舊活力充沛,例如湯川秀樹直到過世前,都還在從事反戰運動,愛因斯坦晚年也是反戰運動者,他們都很有活力。反過來說,只要有想說的話,就能保持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