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記憶,本來就是為了應用。找機會輸出所知,也可以有效幫助五十歲以上的人記憶事物,變成一個博學健談的人。擁有目標,不僅能加強求知欲,也可以更了解自己想記住的事物。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通常是在很難叫出別人的名字,或是使用「這個」、「那個」等代名詞的頻率變高時,發現自己變老了。
尤其是最近的藝人名字或科技用語,聽過之後很快就忘了,所以我們會認為,自己這個年紀已經很難再去考執照或學外語。
五十歲以後的記憶法
五十歲以後的記憶法有以下三個重點:
1.感興趣
如果不感興趣,就不會想要記住。要是沒有任何目的,就不會有持續學習的意願。
2.透過使用來複習
成年人對於習得的事物,通常很少花時間去複習。為彌補這一點,要在日常對話中盡量使用需要記住的內容,也就是輸出資訊及知識。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讓記憶扎根。
3.理解意義比死記更重要
我們很難記住隨意排列的英文字母,卻可以記住一個有意義的單字。這是因為我們了解單字的意義。
所以,要牢記事物,必須確實理解其意,也可視情況查詢相關的軼事或知識,然後,再告訴別人,或整理成文字貼到網路上。如此一來,你一定會發現,很容易就可以記住那些內容。
若將這三個重點加以衍伸,可歸納出以下十個記憶祕訣(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的讀者,請參考拙著《四十歲開始的記憶術 》)。
1 對需要記住的事感興趣
2 減少需要記住的事物
3 了解想記住的事物,直到充分理解為止
4 就算已經刻意減少必須記住的事,還是要增加相關的附帶資訊,準備一些能幫助回想的線索
5 將要記住的事與自己原有的知識加以連結,或是將新的知識做點整理,藉以幫助記憶
6 將要記住的事化為情節記憶
7 將要記住的事與感官或身體活動做連結,再一起記住
8 先想想怎麼輸出資訊比較有效,再以那個方式輸入資訊
9 有充足的睡眠,讓自己維持在最佳狀態
10 反覆使用已經記住的知識及資訊透過書寫或言語來輸出資訊,就是最佳使用方法。關於這一點,後面的章節會再詳述。
記憶,本來就是為了應用。找機會輸出所知,也可以有效幫助五十歲以上的人記憶事物,變成一個博學健談的人。
擁有目標,不僅能加強求知欲,也可以更了解自己想記住的事物。
【書籍資訊】
《50歲的學習法》
出版日期: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