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最生猛的人生常是被限制出來的。限制逼你專注,愈專注,愈能突破眼前的限制。所以,不要抱怨限制比別人多,因為匱乏,讓你更珍惜;限制,讓你更自由!

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社會心理學教授貝瑞.施瓦茲(Barry Schwartz)在二○○五年TED Global 大會上發表一場演講,講到一個例子:有個公司開出員工退休保險計畫清單,但公司每「增加」十個方案,員工的參與率反而「下降」百分之二。
另一個例子是著名的「果醬實驗」。有兩個攤位,攤主分別提供六款及二十四款果醬供客人試吃。結果試吃果醬後,購買果醬的人數比例,六款果醬的攤位是百分之三十,二十四款果醬的攤位只有百分之三。很奇怪,選擇愈多,做出選擇的人愈少。施瓦茲把這現象稱為「選擇的悖論」(Paradox of Choice)。
施瓦茲還舉例:爸爸去看孩子踢足球時,身上帶著手機,心裡會想,我有新郵件,要不要看?看球的興致大打折扣。他提出一個結論:「選擇增多,並不會增加幸福感。」這就像是我們每天打開手機,看一下社群網站,再看一下跳出來的抖音,不知不覺一、兩個鐘頭過去了,才發覺該讀的書還沒讀,該完成的工作無法如期完成。
其實,我自己過去也因為擁有太多選擇,最後「不由自主」,浪費了一天又一天。我小時候,家裡有錢,老爸最常掛在嘴邊的是「以後你們四兄弟一人接我一家公司」。既然不用努力就可以當老闆,我讀書就有一搭沒一搭的。直到父親破產後,才想到完蛋了,沒有富爸爸繼續支撐我,念的又是文組,未來怎麼辦?
然而,人是習慣的動物,懶散習慣了,想要改頭換面,一個打擊似乎不夠。於是,老天又給了我第二個打擊。二十四歲時,我的雙胞胎哥哥得了第三期鼻咽癌,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我們是同胞出世,基因大同小異,下個罹癌的一定是我!」我惶惶不可終日,甚至在筆記本上寫下:「你這個混仙,活得到三十歲才有鬼。」
我到貿易公司上班後,有位同事看到這句話,哈哈大笑,「你很白痴耶,一個人從得癌症到死亡,往往至少還有五年能活,你知道五年可以做多少事嗎?」哇!這句「很沒同情心」的話,似乎真的點醒我。
我盤點自己的生命,還有什麼夢想是五年內可以達成的?我慢慢在紙上寫下:學好英文、進廣告業、賺一點錢,協助老媽買回被法拍的房子。五年「大限」似乎是上天的大禮,讓我每天都過得比以前更充實,然後真的在五年內,一一實現這些夢想。
現在活過了三十、四十、五十歲,我的「危機意識」仍然沒有消失,仍然把每年當最後一年過。每當有人稱讚我:「自由的靈魂,想做就做,充滿企圖心,每年完成一堆夢想。」我總是想笑。十幾年來,回絕了許多升上高位的位置,哪來的企圖心?我只想說:「我的極度樂觀,是因為極度悲觀;我的極度自由,是來自極度受限。」
我們常以為青春擁有無限的選擇自由,但事實證明,當選擇的廣度變大,自由度反而變小,如畫家阿布說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因擁有太多選擇。」
阿布二十一歲時,是擁有無限選擇的大學生,然而那年她被確診罹患罕見骨肉癌,醫學數據說,五年的存活率只有百分之八。她霎時失去髖骨、打球的快樂、笑容,甚至是選擇的權利。
阿布被禁錮在病床上,在一連串開刀與十一次化療空檔,她思考自己還能做點什麼?她想起自己最愛畫畫,於是選擇唯一不會弄髒病床的色鉛筆,一手吊著點滴,一手慢慢著色,然後,在生死細縫間,她見到一絲夢想的光。她教兒童癌症病房的孩子畫畫,幫他們辦畫展,最後,她竟然完成在中正紀念堂開個人畫展的大夢。
兩年前,阿布請我指導她寫作,她把握時間勤奮的寫,在去年完成出書的夢想,新書四刷後,阿布成為專欄作家與演說家。然而,她每隔四個月就必須回醫院檢查是否復發。「每次檢查都是忐忑,但等醫生宣布過關時,我知道,我又有四個月去完成一個夢想。」我們常以為擁有青春無限的一生,但阿布卻把每四個月當成一生。
其實,最生猛的人生常是被限制出來的。限制逼你專注,愈專注,愈能突破眼前的限制。所以,不要抱怨限制比別人多,因為匱乏,讓你更珍惜;限制,讓你更自由!
【書籍資訊】
《青春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