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青春的意義,是為了替自己的生命系統輸入正向參數,跑出對世界有益的數據。所有選擇,都是一生。對的價值,照亮青春!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楊郁慧,天下文化主編
「找到你相信的價值,成為生命系統中的新參數。此後經年,會有一個魔幻瞬間,在你身上爆發正向效應。」── 蔡淇華
青春,是動詞
念書、考試、練社團;友誼、愛情、我是誰?寂寞、憂鬱、人生難……青春的煩惱與迷茫,與誰訴說?學習不佳、自我懷疑、夢想遙不可及;厭世、低薪、高失業率……新世代邁向未來,如何突破重重困境?這些疑難雜症,就是蔡淇華老師在《青春正效應》想和年輕學子聊聊的「人生微哲學」。
說是「微哲學」,因為哲學代表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觀;確立了自我哲學,就像是船在茫茫大海上設定了GPS,穩穩航向遼闊的遠方。
淇華老師也曾走過跌跌撞撞的魯蛇青春。唸台中一中時,為了對抗霸凌,每天帶刀上學;大學聯考數學十二分,勉強進了私校,成績永遠吊車尾,讀了五年才畢業。直到,他傾聽內心的鼓聲,開始用生命原力翻轉青春……
踏入杏壇,淇華老師並不「滿足」於當一個高中英文教師。他一手帶領六個「從做中學」的學生社團,讓孩子的生命有素養、有高度。
他引導學生以寫作表達自我、張開書寫的翅膀被世界看見,讓憂鬱症學生學會擁抱生命,讓留級生奪得大獎。他致力於翻轉教育、思辨課堂,因為教育救國,是現在進行式!淇華老師對教育的使命與奉獻,榮獲師鐸獎與星雲教育獎肯定。
在校園和年輕學子相處近三十年,淇華老師以自己和學生一篇篇的生命故事,在《青春正效應》書寫最深刻的青春課題,關於自我、關於友誼、關於學習、關於愛情、關於夢想、關於人生:
「選擇朋友,就是選擇共振的頻率」、「微不幸才是小確幸」、「大夢應該從小夢開始做起」、「責任感是帶殺氣的」、「好習慣讓你比別人帥」、「知識要轉換才有用」、「打造一艘船,不是為了停泊」、「走完的挫敗,比放棄的失敗更接近成功」。
青春的意義,是為了替自己的生命系統輸入正向參數,跑出對世界有益的數據。所有選擇,都是一生。對的價值,照亮青春!
【書籍資訊】
《青春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