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孩子在某種意義上正離開你,但那意味著他們快要離巢去飛他們自己的天空了。我們當年也是這樣傷父母的心,才變成大人的。

圖片來源:pixabay 文/周思芸,天下文化副總編輯
叛逆期,一道親子換日線
所謂青春期的叛逆,可能是現代人當父母,要過的一道修羅橋。不過幾年以前,孩子還像毛軟軟的小動物,跟在你腳邊,你帶他到海邊、山裡、夜市、遊樂園,世界的任何場景前,伸手指告訴他萬事萬物的名稱。
你對他說各種亂編的床邊故事,那裡頭的狐狸、狼、獾、孔雀、大象……,無論牠們是好人壞人,善良的奸詐的哀傷的懦弱的,他都睜大眼睛相信你說的,問你「然後呢?」彷彿你是無所不知、世界從你嘴裡源源不絕湧出的先知。
然後有一天你帶他去小學,看他怯生生加入那些和他一般的小人兒,放學時,你站在和你一樣的其他爸媽、阿公阿嬤、外傭之間,看著他精神飽滿跟著路隊走出校門。
這是不很久以前的故事。但有一道換日線,通常沒在這些新手爸媽的故事裡,那就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
我自己當然有自己叛逆期的故事:蹺課,打架,跟哥們混一起抽菸,到撞球店敲桿,或那個年代的冰宮鬼混,遠離父母的監視器,學習外面世界的繁華、暴力、江湖情義,或弱肉強食的法則。
但我們回憶這些故事時,它似乎就是一部啟蒙電影,成長小說,故事裡父母被我們甩到幕後,沒有對白,不太知道那時光他們的感受。
直到我們──當然都是無經驗可循的第一次,一路從小孩的守護者、陪伴者,甚或管理者,來到這個階段。我猜所有的父母,過了這一坎,應該都會露出一種老鳥的淡定,見怪不怪了。
因為在這個章節的故事裡,你變成被孩子看不慣、對抗、想逃開、時時想發動細微衝突的那個角色。你變成像保守黨政府,他不再相信你對世界的描述,不耐煩聽你的故事。
於是,這些父母,終於體會到孩子叛逆期,種種滋味——曾經哭著找你、賴著你、在你身上滾來滾去的那小孩兒,不見了。他一見你就煩,你想關心他,立刻變電視上演的那種囉嗦、落伍的爸媽──這時你開始想念,
那初當父母就不再聯絡的年輕時好友,想找老同學聚一聚了。或幸運的,自己的父母若還健在,也開始想起,會變柔和的去探望了。
它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細微傷害,但這個「坎」的動人之處就在於,遽失存在感的守護天使,他們會互相安慰,提醒這正是生命神祕的騷動與破蛹。
孩子在某種意義上正離開你,但那意味著他們快要離巢去飛他們自己的天空了。我們當年也是這樣傷父母的心,才變成大人的。
【書籍資訊】
《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
出版日期: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