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說到傳染病,人類得先怪罪自己,再來怪罪大自然。傳染病肆虐,一部分是因為人類族群密度太高,以及都市化環境中某些特殊的居住狀況所導致。
圖片來源:pakutaso
人類的身體,可以用百病叢生來形容
說到傳染病,人類得先怪罪自己,再來怪罪大自然。傳染病肆虐,一部分是因為人類族群密度太高,以及都市化環境中某些特殊的居住狀況所導致。
從古典時代開始,人類一起住在繁榮發展但環境骯髒的大都市裡,人類飼養的家畜也是如此(其實目前仍是這樣),家畜的居住環境甚至跟人密不可分。人類祖先的飲食型態則是生食熟食混合。
這樣的環境下,細菌、病毒和各種寄生蟲滋生,人類忍受這種衛生欠佳的環境長達好幾個世紀。
免疫反應成過敏的主因
現代社會中,似乎每個人都對某些東西過敏。套句對花生嚴重過敏的人會說的話:每種過敏都不一樣。有些過敏症沒有大礙,只會引發有如感冒般的溫和症狀,某些食物過敏症會導致患者舌頭發癢;而有些過敏症會帶來致命風險。
2015年,美國至少有兩百人死於食物過敏,其中超過半數案例的死因是花生,更有幾萬人因此入院接受治療。
雖然過敏症不像自體免疫疾病那樣令人困擾,但兩者有個共通點:免疫系統出了差錯。只不過,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對自體產生過度反應,而過敏症則是因為免疫系統對完全無害的外來物質產生過度反應。
任何能夠觸發免疫反應的分子就稱為「抗原」(antigen),抗原通常是蛋白質。環境中到處都是抗原,我們吃的、摸的、吸入體內的東西,都含有潛在的原,不過我們遭遇的外來物質,幾乎都是無害的。如果人體無法分辨接觸到的蛋白質究竟有害或無害,那麼任何東西都會成為過敏原。
幸好,人體通常可以區別兩者的差異。遇上無害的外來蛋白質,免疫系統通常會加以忽略。然而,當有害的細菌或病毒出現,免疫系統會組織攻擊,消滅入侵者,這樣的攻擊模式就是「免疫反應」(immune system response)。
發炎是最常見的免疫反應,也是引發各種過敏症的關鍵機制。發炎反應可分為全身性跟局部性的,兩者之間存在一些共通點。打從古典時代開始,人類就知道發炎反應的四個典型徵兆,至今仍常以拉丁原文表示: 紅(rubor)、熱(calor)、腫(tumor)、痛(dolor)。
如果傷口感染發炎,很容易可以發現這四種徵兆。然而像感冒引起的全身性的免疫反應,你的臉可能會發紅、發熱,胸腔有積液(腫的一種),然後渾身都痛。
人體發生過敏反應時,會出現許多相同症狀,表示這些症狀不是外來物直接引起的,而是免疫系統正和入侵者奮戰的徵兆。
發紅和腫脹是因為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才能加速運送免疫細胞和抗體到戰場的速度;發燒則是為了抑制細菌生長;為了刺激你照顧受感染傷口,身體用疼痛的方式來表達。至於全身性的感染,躺下多休息就對了,保存體力讓免疫系統好好打仗。
摘錄自《人類這個不良品》第五章體內的豬隊友
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
我們周遭時時存在著各種提醒,告訴你該吃哪些食物:多吃蔬菜、別忘了水果、均衡的早餐很重要、記得攝取大量的纖維、肉類和堅果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一定要攝取omega—3脂肪酸、乳製品是重要的鈣質來源、葉菜類有鎂和維生素B群、老是吃同樣的東西對身體健康沒幫助,飲食要多元才能獲得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
維生素又稱必需微量營養素(essential micronutrient),是一類我們必須從飲食中攝取的分子和離子。少了它們,人體無法保持健康,也活不下去。
其他必需微量營養素還包括礦物質、脂肪酸、胺基酸,而維生素是這類微量營養素中最大型的分子。許多維生素可以幫助體內其他分子進行關鍵的化學反應。
舉個例子,維生素C至少是八種酵素的好幫手,其中三種是膠原蛋白合成必不可少的酵素。雖然人體具有這些酵素,但如果少了維生素C,這些酵素便無法製造膠原蛋白。
酵素無法正常作用時,身體就會出毛病。維生素C之所以稱為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並不是因為它很重要,而是因為我們「非得」要從飲食中才能獲得維生素C。
所有的維生素都很重要,甚至對人體健康有關鍵影響,所謂「必需」,代表這些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營養素,因此一定要從飲食中獲取。
摘錄自《人類這個不良品》第二章難纏的飲食需求
出版日期:201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