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我們之所以不會問些基礎的問題,是因為一旦大腦提出某個所謂合理的答案,我們就不會想再尋找「更好」的答案;但如果發揮一點鍊金術,就是有可能找出更好的答案。

圖片來源:unsplash
火車上的座位哲學
所以,讓我們再問一次:為什麼大家在火車上不喜歡沒位子坐?是因為覺得被坑了嗎?畢竟你是付一個座位的錢上了火車,鐵路公司也收了錢,卻沒給你座位。是這樣嗎?
如果是這個理由,公司是否可以針對短程或通勤旅客,提供某些只有站位的車廂?買站票的人能夠享有折扣,或是集點兌換免費車票。這樣一來,乘客會不會比較開心?這就是我們可以找出答案的地方了。
又或者只是因為站著很累?除了得站著,還得費力維持平衡。還是因為如果想站穩就得扶著握桿,結果就沒辦法再滑手機、讀書、看報、喝咖啡,一路都很無聊?如果原因是出在這裡,那安排一排靠椅(bum-rest)或許會不錯。
又或者,會不會是因為站著沒地方擺包包,又擔心有人會偷背包裡的東西?會不會這其實比較是個地位問題?有位子坐就代表可以一覽窗外風光、有個人的空間、也有包包的空間,但站著的人就什麼都沒有。
沒有任何的說法可以讓他們說服自己為什麼得受這樣的罪,說站著其實是件好事。但這也帶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站著確實能有些好處呢?換句話說,我們能不能來點石成金一下?
想像一下,如果通勤列車把座位設計在車廂中間,而兩側則是靠窗的站位;坐著的人大概還是可以有個杯架,但也只有這樣了。而站著的人則能看到窗外景色、有靠椅可以休息、有置物架可以放包包或筆電,還有兩個USB 插座。
這樣一來,站著也會有些明顯的好處,不管是誰來看,都會覺得站著是一種選擇,而不只是無奈之下的妥協。像這樣的計畫,都必須先用開放的心態、問出愚蠢的問題,才會隨之出現。
通勤的人知道自己並不喜歡站著,但並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在哪。如果你問他,他只會說車廂裡應該要設置更多座位,但這樣一來唯一的選項就是要加掛更多車廂,而這會是筆龐大的支出。
我們之所以不會問些基礎的問題,是因為一旦大腦提出某個所謂合理的答案,我們就不會想再尋找「更好」的答案;但如果發揮一點鍊金術,就是有可能找出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