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馬英九認為,李登輝有「梟雄性格」。「梟雄」的特色是:不拘於常軌,不守常規

圖說:執政頭兩年(二OO八年至二OO九年),屬馬李關係相對最融洽的時候 攝影/張智傑
路線不同,漸行漸遠
李登輝告訴馬英九,「你比較乾淨、誠實。」李登輝說,自己一把年紀了,還被拿來鬥爭,實在受不了,因此他開記者會稱個人支持謝長廷,但由人民自行決定。沒想到民進黨還有人去東京宣傳,說「李登輝被國民黨收買」,讓他哭笑不得。
談話最後,李登輝還精準分析國際情勢,說他現在擔心兩件事,一是國際經濟不好,金融不平衡;一是能源漲不停,糧食上漲,會影響臺灣。所以建議馬英九上任後,要設法降低這兩個負面的衝擊影響。
執政頭兩年,是馬李關係相對最融洽的時候,馬還去探望李登輝兩次。二OO九年一月二十六日,馬英九拜訪李登輝,除了閒話家常,還聊到馬祖的風土民情、清末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事蹟,以及臺灣的歷史典故。兩人也談及臺北市的建設狀況,馬英九並推崇李登輝在市長任內完成的翡翠水庫建設,解決臺北水資源不足問題,對臺北市的發展貢獻良多。
但隨著李登輝對釣魚臺、兩岸等言論,明顯違背歷史事實,馬英九直言「我實在聽不下去了!」也不必勉強,就自然漸行漸遠。李登輝後來批評他「馬說過要走李登輝的路,後來也沒走」,馬英九說:「我走的是李登輝自由民主的道路」;「李登輝道路」,跟「李登輝自由民主的道路」,兩者是不一樣的。
馬英九指出,李登輝因為出身背景,對日本有「故國之情」的眷戀,屬於個人情懷,無可厚非,但反映到國家政策上,將釣魚臺定位為日本領土,就讓人無法接受。
梟雄性格的李總統
馬英九認為,李登輝有「梟雄性格」。「梟雄」的特色是:不拘於常軌,不守常規,只要有需要,隨時可以變,隨時可以轉彎,但是缺點就是,變來變去,讓人覺得反反覆覆。陳水扁也據此批李是「老番顛」。
「我們現在大陸政策的基礎,就是李總統任內制定,怎麼可以說賴就賴呢?」如果說梟雄性格,轉常人所不敢轉,彎常人所不敢彎,「那麼抱歉,我能力有限,太守法了,當不了梟雄!」
馬英九指出,李登輝當時這樣做(設國統會與達成九二共識),是絕對正確的,也因此他無法認同李後來否認這些事,「明明是你做的,而且也對臺灣有益,你為什麼要否認呢?」李也很清楚一九九二年的過程,卻選擇否定這段歷史,實在讓人無法理解,「怎麼能否定這段歷史跟真相呢?」
二O一五年是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七十週年,李登輝公開說臺灣人沒有抗日,也沒有抗戰,馬英九聽了很生氣。日本據臺五十年,因抗戰抗日而死的臺胞有十五萬人以上,李這種說法,實在對不起這些死難的臺胞,因此馬重話批李,「出賣臺灣,侮辱人民,作賤自己」。這也是馬英九批判李登輝最重的一次。
整體而言,馬英九認為,李登輝擔任十二年中華民國總統,當然有他的貢獻:
第一, 李登輝繼續推動蔣經國總統一九八七年宣布臺澎地區解除戒嚴、解除報禁、黨禁開始的民主改革,包括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使臺灣成為完全的民主社會,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第一次。
第二, 李登輝延續經國先生開啟的兩岸互動,並修憲訂定包含兩岸關係定位的憲法增修條文,成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制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港澳人民關係條例》,訂定「國家統一綱領」,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邀請各界人士共商兩岸大計。
第三, 李登輝主導國統會通過「一個中國」涵義決議文,促成一九九二年兩岸達成「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為兩岸開展新局取得共同政治基礎。
【書籍資訊】
《八年執政回憶錄》
出版日期: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