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綜觀十九世紀的世界歷史,始終有一條脈絡貫穿著所有國家的命運,這條脈絡正是這個世紀的主題——不是主動進入現代化,就是被動捲入現代化。

圖片來源:Unsplash
綜觀十九世紀的世界歷史,始終有一條脈絡貫穿著所有國家的命運,這條脈絡正是這個世紀的主題——不是主動進入現代化,就是被動捲入現代化。
在文明的中心,以英國為主導的現代化過程開始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瓦特發明蒸汽機後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一台蒸汽機的力量已經能夠超過四千萬人的肌肉力量總和,而且似乎遠未達到上限。
蒸汽機和煤炭結合的強大力量促使其他領域接連爆發革命:先從紡織業開始,接著進入到鋼鐵、輪船、鐵路,接著轉入無線傳輸、電報、電話。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國和美國又開始領導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啟內燃機和石油的結合,隨之而來的是汽車、飛機的問世。自此以後,化石資源成為主要動力。
汽車、飛機、輪船,鐵路、電話、電報、無線電通信、收音機,讓整個世界瞬間縮小。人、貨物、資訊在全世界流動,市場也隨著商品進入到全球,整個世界成為一個大市場。
以英國為領導,在整個十九世紀,受到亞當斯密和李嘉圖影響,很多國家的政府在對外政策上都採取鼓勵自由貿易的態度,在全世界開拓新市場,打破國家地區的貿易壁壘,在全球整合資源,首次建立一個以英國為主體的全球市場體系。
以黃金為後盾的英鎊開始成為全球的基礎貨幣,其他國家也把貨幣和黃金和英鎊掛鈎,以此形成一個全球的金融體系。對於位於科技文明中心的英國、美國、西歐,十九世紀實在是一個黃金時代。
對於處在現代化文明邊緣地區的國家和人民而言,十九世紀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就像農業文明的傳播一樣,科技文明傳播的方式也是先進地區對落後地區的殖民,落後地區對先進地區的模仿,或者兩者共存。這個過程給居住在落後地區的人帶來的不僅是進步,也是災難。
北美、澳洲的原住民幾乎被歐洲人帶來的細菌全部消滅,非洲、印度、南美淪為完全的殖民地,中國變成半殖民地。
東方原有的文明中心中,只有日本選擇主動現代化,率先在十九世紀後工業化,逃脫被殖民的命運。對於那些沒有被工業化納入到現代化文明中心的邊緣國家而言,「被現代化」過程所帶來的生活改善遠不及痛苦巨大,它們毫無選擇的成為全球經濟一部分。
比如一八七六年、一八九六年到一九O二年,印度季風突然減弱,原本只是壞天氣造成的莊稼歉收,卻惡化成災難性的後果,最終導致印度、中國、非洲約有五千萬人死於饑餓和瘟疫。
現代化文明的傳播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是原來社會發展水準、文明程度高的農業中心,工業化的速度也快;第二是那些被完全殖民的地區,比沒有被殖民或者半殖民的地區發展的速度要慢。
比如日本,原來社會發展水準高,而且沒有被殖民,所以最先實現工業化。中國原來的發展水準很高,被部分殖民,所以發展速度次之。而印度、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工業化速度非常慢,直到今天才剛剛開始。
【書籍資訊】
《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