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將領馬歇爾將軍(General George C. Marshall)是位偉大的領袖,他最令人歎服的是,總是能在適當的時機將適合的人放到適當的位置。

圖片來源:unsplash
知人善任
用人時,不要著眼於他們的能力限制,應該著眼於他們的能力所及。
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將領馬歇爾將軍(General George C. Marshall)是位偉大的領袖,他最令人歎服的是,總是能在適當的時機將適合的人放到適當的位置。他任命大約六百名部屬擔任司令官、師指揮官等職位,幾乎沒有不適任的情況出現。而這些人以往都沒有指揮部隊的經驗。
討論人事案時,如果馬歇爾的副官說:「某某少校是我們這兒頂尖的訓練官,可是他跟上司一向處不好。如果讓他到國會發表證詞,場面肯定會很難看。他的態度很差。」
馬歇爾便會問道:「這個任務是什麼?訓練部隊嗎?如果他是個頂尖的訓練人才,就派他去。其餘的我來處理。」就是這樣的行事眼光,他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起規模空前的一千三百萬大軍,幾乎沒出什麼差錯。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用人要專注於長處。
遴選人才的決策步驟
最重要的是人選和職務是否相合。
馬歇爾將軍在考慮人事任用決策時,會秉持以下這五個簡單的步驟。
第一,他會仔細思考職務需求。工作說明或許會長期維持不變,不過職務需求會不斷變化。
第二,他會考慮幾個條件符合的人選。正式資格(譬如履歷表上的資歷)只是個起點,沒有合適資歷的人會遭到淘汰。然而,最重要的是人選和職務是否相合。要找到最適合的人選,你至少得有三到五個候選人,並瞭解每個候選人的長處。
第三,馬歇爾會仔細審視這三到五位候選人每個人的表現紀錄。他著眼於這些人的長處,至於他們的能力限制則無關緊要。因為你必須著眼於候選人的能力所及,才能判斷他們的長處是否符合職務需求。長處是績效表現唯一的基礎。
第四,馬歇爾會和曾經與這些候選人共事的人討論。候選人過去的上司和同事通常能提供最好的資訊。
第五,決定人選後,馬歇爾會確定接獲任命的人徹底瞭解他的職務。最好的辦法可能就是請新人仔細思考,他們要怎麼做才能成功,然後在他們上任九十天之後寫成報告。
失敗的人事任用
士兵應該得到合宜的指揮。
人事決策沒有零缺點這回事。成功的經營者會奉行五項基本原則。
第一,經營者得一肩承擔用人不當的責任,不應該把責任推給員工。績效不彰的問題在於執行主管當初挑錯了人。
不過,第二,經營者的確有責任調離不適任的員工。能力不足或是表現不佳的員工如果繼續留任,不但會增加其他員工的負擔,還會打擊整體組織的士氣。
第三,不適任並不代表這個員工一無是處,也不表示公司應該炒他魷魚。這只是表示他並不適合這份工作。
第四,經營者必須試著為每個職位挑對的人。個別員工的能力攸關組織的整體績效,所以人事決策一定要正確。
第五,新進人員最好擔任編制內既有的職務,這類職務已有明確的要求和充分的支援。重大的新設職務應該由行事作風為大家所熟悉、而且已經獲得大家信賴的人選擔綱。
➢【書籍資訊】《每日遇見杜拉克》
➢【延伸閱讀】預先規劃好的目標總是綁手綁腳?認清「目標並不是命定,而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