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2023年,肺癌超車大腸癌位居十大癌症之首,引起國人高度關注。肺癌在臺灣每年奪走的性命已突破萬名,肺癌早期不易發現!知癌防癌,現代人不可不知肺癌的預防與治療!盡早建立「護肺」知識,別讓肺癌找上你!

圖片來源:pexels
文 / 吳芳碩,天下文化副主編
編按: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大多數的癌症早期並沒有徵兆,80%的病人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增加治療難度。鼻咽癌、肺(腺)癌、胰臟癌、腎臟癌、卵巢癌、大腸癌等癌症,除非是進行例行性的健康檢查,否則沒有明顯徵兆,往往發現時已錯過治療時機。肺癌在臺灣每年奪走的性命已突破萬名,肺癌早期不易發現!知癌防癌,現代人不可不知肺癌的預防與治療!盡早建立「護肺」知識,別讓肺癌找上你!
2022年7月,臺灣在對抗肺癌史上翻了新的一頁。衛福部宣布將肺癌納入公費補助篩檢的「第五癌」,提醒高風險族群接受LDCT肺癌篩檢;同時,國人癌症死因前一年(2021年)最新統計數據公布,因肺癌喪命的人數再創新高,已突破萬人大關。在在顯示,正視肺癌威脅、做好保健預防及定期檢查,及更進一步的瞭解罹癌後的治療與養護方式,都已經是不容避諱的問題。
正值此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醫師在最新著作親授養肺防癌祕訣、解答坊間常見的肺癌迷思,以及診間病患最關心的問題,從飲食、運動、肺癌篩檢、罹癌可能原因,到最進步的手術方式(其中包括由陳醫師領導團隊完成的免插管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手術外療法、標靶藥物與腫瘤基因檢測,甚至是AI輔助醫療,都有詳實的介紹。
陳晉興醫師身為肺癌手術權威,行醫三十年來,執刀手術經驗已逾一萬四千臺。他在自序中提及,診間最常見到的,就是第一期與第四期病患,這凸顯出篩檢習慣的有無,影響到接受肺癌手術的時機點,而這正是影響預後與存活率的關鍵。由於肺癌早期不易發現,許多人等到有症狀來到診間時,已是肺癌晚期,此刻才接受治療,不僅治癒率低,預後狀況也不理想,往往劇烈影響自己與家人生活品質。因此,即便門診及手術再忙,陳醫師也盡可能抽出時間演講、著述,為的是能讓更多人瞭解肺癌防治與保健的正確醫學知識,也就是在這一份醫者仁心的意念中催生了本書。
本書的共同作者,在媒體界深耕多年的資深醫藥記者梁惠雯,「知癌防癌,讓知識點亮希望」正是她的心聲,在肺癌成為新國病的當下,傳遞正確的知識,「化難為簡」,是一個媒體人能為肺癌防治做的最好的努力。因此,本書平易近人又好讀,彷彿有一幅清晰又完整的地圖指路,讀者們不需要在網路上爆炸的資訊中大海撈針,可以輕鬆讀到最新的醫療知識。
更難得的是,在陳晉興醫師與梁惠雯的用心下,本書採訪十位肺癌病友,他們挺身而出貢獻自己親身抗癌的寶貴經驗,相信會是最溫暖的呼籲與珍貴的啟示。
邀請各位讀者從翻閱《肺癌的預防與治療》開始,吸收防癌知識、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讓肺癌從我們身邊遠離,更重要的是,別忘了將這個實用的資訊分享給身邊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