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35年時光,優人從台灣的山林出發,走向世界,足跡遍布全球。這之間的每一個起伏,都成為他們的養分;每一個批評,都讓他們反覆深思,往前走得更遠,進而淬鍊出獨一無二的優人神鼓。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文/天下文化編輯部主編 陳怡琳
從身體力量到生命省思,優人神鼓的追尋與淬鍊,劉若瑀的重溯與重塑。
1985年夏天,劉若瑀在加州森林接受劇場大師葛托夫斯基的訓練後回到台灣。大師曾對她說:「你是個西化的中國人」,這句話宛如當頭棒喝,讓她開始思索關於生命、藝術,與自身文化的關係。
她自問:我是誰?我的根在哪裡?
惶惑中,她逐漸明瞭,放下,是另一種拿起的開始。雖然面對未知,也不知道要拿起什麼。但她知道,要放下大師了。她要尋找的,是大師在找的事情,不是抓著大師過去的東西不放。於是她回到自己的古老文化中摸索與追溯,重新長大。而「優人神鼓」就從傳統、從土地、從台灣的山林裡長出來。
他們向內探索自己的內心。打坐、禪修、擊鼓;他們前往印度展開溯心之旅;他們跟隨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用雙腳踏踏實實地跟這塊土地結合;他們規劃雲腳全台灣,團員在過程當中遭遇困難、極限時,從中學習找到方法,走出自己的念頭束縛。藝術總監黃誌群說:「雲腳時,把心放在腳下,跟打坐一樣,看著自己,不要想還要走多遠,只要走一步,一步一個當下,一步一步走,終究會到終點。」
他們也向周圍的人敞開一扇門。他們與景文高中合作「優人表演藝術班」,播下創造力的種籽;他們前往彰化監獄演出,更成立「鼓舞班」,讓收容人藉由打鼓重拾自信;他們向下扎根,培育少年鼓手。
35年時光,優人從台灣的山林出發,走向世界,足跡遍布全球。這之間的每一個起伏,都成為他們的養分;每一個批評,都讓他們反覆深思,往前走得更遠,進而淬鍊出獨一無二的優人神鼓。
他們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為每一位讀者凝聚一個「活在當下」的片刻。
這一切過程,不只是學習,更是了解──了解自己、了解舞台不是成就自己的地方,而是看見自己的機會。──劉若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