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遠見 ‧ 天下文化」預計在今年11月出版AI專家李飛飛的新書《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她呼籲在AI趨勢下必須保有對新事物的熱忱、培養個人興趣,再來學習其在AI領域的應用。
※本文獲《遠見》授權轉載
AI專家李飛飛與前文化部長龍應台。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Lung Yingtai Cultural Foundation臉書
全球ChatGPT的一波波熱潮下,一位AI界的大神低調來台,3月22日下午出現甫搬遷到台北市迪化街上的龍應台基金會,李飛飛背著「都蘭國小」的書包,拿著一本筆記本,完全的文青風格,讓你想像不到她是當今世界級的AI專家,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Stanford HAI(Human-Centered AI Institute,「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主持人。
李飛飛不僅在AI的學術研究有所成就,她曾在史丹佛大學給他的學術休假一年(2017年),接下Google公司的邀請,擔任Google Cloud的副總裁,投入AI在商業上的研發。兼具AI的業界與學界專業,曾與她對談過的人物,一位是歷史學家、暢銷書《人類大歷史》作家哈拉瑞,另一位是AI趨勢專家、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談的是AI的發展與對人類的影響。
「遠見 ‧ 天下文化」預計在今年11月出版她的新書The Worlds I See中文繁體版。她告訴《遠見》讀者,AI未來的發展是為了幫助人類完成更多的事,是智能上的協助,但如用智慧的角度來看,目前還達不到這個門檻。
AI專家李飛飛(中)來台,順訪天下文化社長林天來(右二)、總編輯吳佩穎(左一)等一行人。天下文化提供
對於我們未來要如何擁抱AI新世界?李飛飛說,AI是跨領域的學門,它影響著我們的各行各業,各個不同領域,尤其是針對年輕人,不要只是為了迎合新的AI趨勢而硬是學習電腦科學相關領域,必須要保有對新事物的熱情,找出自己的興趣與擅長之後,再來思考與學習在AI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