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以人為本的AI」 已經成為最閃亮的北極星。它的光輝將照耀著所有落實解決數據或演算法中的偏見或傲慢,保障隠私,重視倫理,並善待人的尊嚴的人工智能。依以人為本的AI發展,相信所謂AI世界末日將沒有機會發生。
圖片來源:遠見華人菁英論壇
文/呂學錦,國立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這是一本難得的深具勵志與啟發性,又是最尖端科學技術創見領袖心路歷程的閒話家常報導,深入淺出,富哲理,耐尋味。
《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這本巨著帶給我們的是李飛飛博士在人工智能現階段大爆發前,在她的好奇心驅使下,從探索視覺與智能的本質,發現視知覺依賴分類;從而建立著名的稱為ImageNet的大數據集;並且拿出十分之一的圖像,包括一千種類別做為「ImageNet 大規模視覺辨識挑戰賽」的基本原料,在2012年挑戰賽冒出了黑馬AlexNet,一舉提升10個百分點的辨識率。這匹黑馬團隊採用一種神經網路的演算法。「神經網路技術如同死者甦生,而且變得更龐大、更複雜,威力也更加強大。ImageNet讓神經網路學會它們所需知道的一切,一次就譲它們擁有了與人類極近距離的能力。」作者在第291頁如是說。
發現以神經網路為核心的演算法如此強大的能力是李飛飛的第三顆北極星。建立ImageNet是第二顆。 發現視知覺依賴分類是第一顆北極星。
第三顆北極星像極了太陽,當它光芒照耀大地時李飛飛才36歲。
15歲從中國大陸成都移民美國就讀高中,李飛飛和父母親在紐澤西州小鎮帕西潘尼的首三年真是歷盡千辛萬苦,在他郷為異客。就像賈伯斯小學四年級遇到恩師而步上求學的正軌,李飛飛高二的數學老師薩貝拉何只是恩師,「薩貝拉老師在我身上看到別人無法看到、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潛能,而他的專長能幫助我培養潛能。」尤有甚者,李飛飛也說「(他是)一個從我高中以後彷彿是第二個父親的人。」 說薩貝拉老師及其夫人琴恩是飛飛的大貴人,一點都不為過。
飛飛非常孝順父母。她幾次有捨研究而就業賺錢補貼家用的想法,在加州理工學院唸研究所期間甚至已經得到著名的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錄取為正式的長期職位,「我終於可以報答她(母親)。」 「我直接回家,準備跟她分享好消息。」
母親聽完女兒的說詞後表示:「我了解我的女兒。她不是什麼管理顧問,她是個科學家。」 有著書香家世背景和優異秉賦,但體弱多病的母親「我再說最後一次,我們大老遠跑來這裡,不是要你放棄。」 展現無比堅強的意志。
滿腦子充滿好奇又善於延伸思考的飛飛,很會提出關鍵問題,例如,一切之外,還有什麼? 知識女性的媽媽亦同:「飛飛呀,那 AI 還能幫人做點什麼別的事情嗎 ?」
回答這麽有深度的問題,李飛飛博士再接再厲領導團隊和合作夥伴,又看到了幾顆北極星。其中筆者認為最明亮的一顆來自媽媽給予的啟示:「(一次大手術後的照護過程中,對於誘發性肺量計的使用)那時候我就是沒有尊嚴了。沒有了。在那個時候⋯⋯就連健康⋯⋯也不重要了。」 這不就是生命誠可貴,人性尊嚴儥更高的呼喚嗎!母親用生命的提示,女兒銘記於心。把AI用在醫療保健,甚至任何應用,「永遠該把人類的尊嚴擺在首位」 已經成為李飛飛未來推動研究的航標燈,「既使這個變項沒有任何資料集可以說明,也沒有演算法可以改善。」 她看到她的動機又變得更為寬廣。
「以人為本的AI」 已經成為最閃亮的北極星。它的光輝將照耀著所有落實解決數據或演算法中的偏見或傲慢,保障隠私,重視倫理,並善待人的尊嚴的人工智能。依以人為本的AI發展,相信所謂AI世界末日將沒有機會發生。
更多李飛飛文章
.李飛飛:AI最難取得的是人類之間的愛,對我來說是最難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