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當下渴望」和「未來期望」往往是相互衝突的。知名行為科學家哈爾長期致力於一項開創性研究:人們覺得「今天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之間存在很強的繫絆,就會更傾向於願意做出適當的選擇、努力投入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而積極地改善現在與未來的生活。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黃麗瑾,天下文化編輯部
想像一下,你現在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滑著手機消磨時間。突然間,地面一陣搖晃。眼前出現一道閃光,有個人就站在你的面前。他興奮地對你說:「我來自未來,也就是未來的你!」你揉了揉眼睛,張大嘴巴、不可置信地看著他。他確實長得很像你,只不過有著灰白的頭髮、鬆弛的臉頰和浮腫的眼袋。
剛開始,你猜想這一定是整人節目,但隨著你愈認真觀察,就更加相信,這個人真的有可能是「未來的你」!接下來,你最想問「未來的你」什麼問題?你也許會想問他:「未來的我過得幸福嗎?身體健康嗎?」或是:「我會有錢嗎?婚姻美滿嗎?」又或者,你根本不想知道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對於某些事情,你寧可保持神祕感?
上述情境彷彿是出自小說裡的情節,但更重要的是,假設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和未來的自己相遇,那麼「現在的你」和「未來的你」彼此之間的對話,將會為你的思考和生活方式,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這個有趣的問題,就是《改變現在的你,迎向未來的你》這本書所要探討的核心議題。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當下渴望」和「未來期望」往往是相互衝突的。這種拉鋸戰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例如:我們寧可花大錢滿足欲望,卻不為未來打算、認真儲蓄;我們總是尋找藉口耍廢,卻不願養成做運動的習慣……我們明明知道今天該怎麼做,才會對未來的自己有益,例如:少吃一點甜食、多存點錢、用牙線潔牙,但實際上我們卻很難做到。
知名行為科學家、UCLA管理學院教授哈爾.赫許菲德(Hal Hershfield)長期致力於一項開創性研究:「未來的自己」(Future Self),他發現人們對於未來的看法,將會對個人的情緒管理和重要決定(例如在財務和健康等方面的決策)產生巨大的影響。當人們覺得「今天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之間存在很強的繫絆,就會更傾向於願意做出適當的選擇、努力投入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而積極地改善現在與未來的生活。
本書《改變現在的你,迎向未來的你》曾榮獲Next Big Idea Club 2023年生產力好書、Behavioral Scientist 2023年好書推薦,並獲得《心態致勝》、《恆毅力》等眾多暢銷書作者強力推薦,《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更盛讚本書:「未來的你,將感謝今天的你讀了這本書!」
誠摯邀請所有讀者一同打開這本好書,展開一趟豐盛的心靈時空之旅,改變現在的你,迎向未來更健康、更富足、更快樂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