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不需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嘗試,人生的每個遭遇都有它的意義,沒有一件事情會是白費的。
如果你對未來目標還很模糊,不知道該往哪裡走,請先站穩腳步,仔仔細細的了解自己一番。
拿出一張紙,在家庭、學業、興趣、人際關係這四大面向,試著寫下你有哪些願望,並且和別人討論要怎樣達成目標。你也可以上教育單位的網站,找到免費測試職能性向測驗的系統,了解自己的特質,並從中找到目標。或是可以想一想,你在做哪些事的時候會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做到渾然忘我、廢寢忘食,一點也不覺得累。想找到自己的目標,就先從了解自己開始。
找出可能的方向,然後全力以赴去身體力行,盡力以後,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可以做某件事,或是得到此路不通的結論。不管結果為何,至少不會有遺憾,也能繼續調整接下來的步伐。
我的小兒子黑立行在高中畢業後告訴我,他要當美國最有名的華裔演員。我知道這條路並不容易,除了外形條件和表演專業外,有很大一部分要靠機運,並不是一個努力就能得到回報的工作。但兒子既然決定了,我也鼓勵他去嘗試。於是他真的獨自一人到好萊塢闖蕩了一年,從劇場小弟開始,到處試鏡、找機會,無奈都只是演一些跑龍套的角色;後來他的演員夢醒了,決定回來當工程師,我們一樣支持他。之後他自行創業,如今成為美國一家專門設計高級嬰兒車、十多人公司的執行長。
人生有不同階段,目標也會隨之調整,我自己也是快五十歲才開始推廣卡內基訓練,不過在每個階段的工作歷練,我都會要求自己盡力做到最好。我曾在美國工作過,回台灣後也曾在科技業工作,即使有些工作環境和組織文化不那麼適合我,我仍將這一切遭遇當作訓練自己能力的好機會,相信自己是在儲備未來用得上的多元能力。
不需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嘗試,人生的每個遭遇都有它的意義,沒有一件事情會是白費的。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邱千瑜
Photo:Chris_Parfitt,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