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吳映蓉博士《大自然就是要你胖!》分享,這是一本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清楚講述身體代謝奧妙的好書。我總是說:「我們不要把減重當作是目的,而應該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為目標,而健康的瘦下來只是美好的相遇。」
文/吳映蓉,台灣大學營養學博士
這本書,簡直是讓我看了一部史詩級的人類演化史,作者用了各種科學研究讓我明白,為什麼《大自然就是要你胖!》相當精彩!
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2017至2020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的比率已高達50.3%,等於每兩個成人就有一人過重或肥胖。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全球肥胖年報中,更指出台灣為東亞地區肥胖盛行率第1名!肥胖是全球健康問題的核心因素,研究顯示,肥胖與多種慢性病,如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存在著密切的關聯,這些疾病不僅降低生活品質,還使得醫療費用與早死風險顯著增加。
但當我們大聲疾呼「預防肥胖」是個重要課題時,卻在本書看到一個有趣且衝突的觀點――「堆積脂肪是救命的關鍵!」對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如此,對我們人類的祖先也是如此。人類從蠻荒時代一路演化的過程中,「脂肪」有時真的是救命的重要防線。所以在我們身體中有一個「生存開關」,讓我們的身體往堆積脂肪的方向進行,這個開關是大自然設計來產生脂肪用的,以防哪一天發生饑荒,身體的脂肪就可以派上用場。但現代社會中哪來的饑荒?人體中多餘的脂肪再也不是關鍵的救兵,反而是殺手。很不幸的,我們身體的演化結果,就是容易胖,一不小心脂肪就堆積了!
先來談談本書的中心思想――我們吃下太多「果糖」這件事。可能有些人會說:「沒有呀!我哪有吃果糖?」其實果糖無所不在。有些人怕胖所以不敢吃米飯,把水果當飯吃,但其實米飯是澱粉的主要來源,澱粉由「葡萄糖」組成,而水果中則存在豐富的果糖。當然,水果適量是好的,但大量吃水果取代米飯可就不對了。
再來,台灣人好喝飲料,飲料店隨處可見,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2022年4月全國各類型飲料店數創下歷史新高,達2萬6000家,比便利商店還多出1萬多家,而且店數在過去10年內成長67.6%。在這些飲料中,含糖飲料占了大部分,而加入飲料的糖不是「蔗糖」,就是「高果糖玉米糖漿」,這些糖的組成至少有一半是果糖。
根據2004至2008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當時已有研究顯示:國人喝含糖飲料愈多者,體重愈重,腰圍愈大;而在2013 至201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更發現,國人每週喝1次含糖飲料,更驚人的是,高達4成的人,每週喝7次以上的含糖飲料,換句話說,就是天天在喝含糖飲料,而天天喝這些含糖飲料,當然也就攝取了不少果糖,為何台灣成為東亞地區的肥胖冠軍,這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然而,果糖有什麼罪?為何會啟動堆積脂肪的生存開關?主要是因為果糖和葡萄糖在身體的代謝路徑不一樣。
葡萄糖在身體中主要是用來產生能量,這些能量以ATP的形式存在;然而,果糖的代謝卻要先消耗能量,也就是讓ATP一直耗損,身體會誤以為進入低能量狀態,為了自保,就彷彿在說:「糟了!我可能要面臨饑荒了!我必須打開生存開關來覓食、多吃一點。」這種原始的求生本能,會使身體囤積更多脂肪。
本書對於果糖的詳細代謝路徑寫得相當精彩,仔細閱讀後就會明白,在遠古時代啟動生存開關是為了救命,但是現在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吃進這麼多會打開生存開關的果糖,當然不知不覺就變胖了!
圖片來源:Pixabay
本書除了提到果糖的觀點十分精闢之外,還提到許多讓我們肥胖的飲食陷阱。看完此書我才驚覺到,原來我們可能是這樣變胖的呀!
例如,飲食中維生素C 不足可能造成肥胖!飲食太鹹、吃太多鹽,可能造成肥胖!喝水不夠,體內缺水,可能造成肥胖!喝啤酒可能比喝其他酒更容易胖!烹調時使用的一些提鮮的調味料,也可能造成我們肥胖!作者一再提出研究,說明為什麼這些我們沒注意到的飲食陷阱,會造成肥胖。其實都跟我們從遠古饑荒時代以來的演化,為了保護自我而啟動生存開關,有一連串關係。
我們要怎麼關閉生存開關,以對抗大自然要我們累積脂肪這件事呢?要用什麼飲食方式來關閉生存開關?作者提出的開關飲食法,和我平日提倡的飲食方法幾乎雷同,我看到之後覺得很興奮!
例如,我也建議飲食中盡量減少「添加糖」的攝取。我自己不喝含糖飲料,也不太吃甜點,水果分量控制在每餐一份以下,這樣一來就能避免果糖啟動我的生存開關。
我的主食盡量都選擇原型的全穀雜糧類,而且會放在蛋白質食物和蔬菜之後才吃,這樣可避免太多葡萄糖一下子「衝」到身體裡面,能減緩啟動生存開關。
至於蛋白質食物,作者提到應該限制高鮮味的肉品,如紅肉、帶殼殼海鮮、內臟的攝取,因為高鮮味也會啟動生存開關,而這些蛋白質食物我剛好吃得很少,我大多是吃魚肉、家禽,以及植物性蛋白質,如豆乾、豆腐。
各種顏色的蔬菜每餐至少要吃兩份,這樣能提供抗氧化能力,保護我們能量工廠――粒線體,讓粒線體可以順利產生ATP ,當我們的身體不覺得ATP 不夠用,也就不會堆積脂肪了!
能量工廠粒線體若能活化起來,對於關閉生存開關很重要,也就是抑制脂肪堆積的重要關鍵。作者提到Zone2 有氧運動,是活化粒線體最好的運動,剛好,我有每天超慢跑的習慣,正是一種Zone2 有氧運動。
檢視我自己的生活習慣,大概有90%符合作者說的開關飲食法,唯一不足的是可能水喝得不夠。還有,作者建議每天要補充維生素C,我也沒做到!讀這本書的好處,是能藉此好好的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妳達到幾成呢?
這是一本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清楚講述身體代謝奧妙的好書,我樂於推薦!我總是說:「我們不要把減重當作是目的,而應該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為目標,而健康的瘦下來只是美好的相遇。」
祝大家閱讀完這本書後,知道如何關閉生存開關,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早點遇到自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