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吳若權在《捨得自己》中討論到「靈性上癮」的廣泛現象,許多研究邪教組織的專家都認為,這些當事人都有「靈性上癮」的特質。起因於內心十分空虛,為了解除煩惱或疑問而開始靈性學習,卻誤入歧途而產生依賴,以為上越多課程、花越多金錢,就可以類似「買到贖罪券」的概念,讓自己獲得救贖。越是追求,執念越強,導致越陷越深...
過度追求,代表不接受現在;上癮的程度越深,就越空虛
為了靈性的學習與成長,我參加過很多課程、也親自舉辦過幾次工作坊。有的是免費,有的需要收費。價格是高或低,其實很難講。牽涉到成本結構,以及主辦方預期的利潤。
例如:我曾接受專家委託,幫忙協辦邀請來自美國的身心靈老師到台灣上課。光是付給他一個人的師資、交通、食宿等成本,就超過新台幣一百萬元,還不包括:講義的翻譯與印刷、現場即時口譯,以及場地租金等。小班制三天課程,每個學員付費上萬,事後大家都覺得很有收穫。
類似這樣成本結構的活動,幾乎沒有利潤可言,純粹只是為了引進好的師資與課程,分享給本地對身心靈成長有興趣民眾。能夠贊同這個價值的學員,認為物超所值;無法理解的人,就覺得很瞎,甚至將它歸類為怪力亂神的詐騙行為。
收費高低,見仁見智。至於是不是詐騙呢?有時候確實真假難辨。社會上,不乏近乎邪教團體的組織,成本與財務始終交代不清,打著身心靈的名號招搖撞騙,多年累積的斂財金額十分龐大,至今屹立不搖。
市面上還有其他近似「豪華靈性旅行團」,廣招學員成團到海外取經,動輒新台幣十幾萬元起跳,還是有人趨之若鶩,一位難求。可見這個市場供需,已經趨向商業機制。每個人能夠用來投入於靈性學習的預算不同,只要量入為出,沒有超過負擔,旁人無法置喙。只不過各國都曾經發生很相似的個案,結果都十分慘烈。因為迷上邪教,搞到傾家蕩產,家人勸阻不成,必須與其斷絕經濟和關係,最後人財兩失。還有其他個案,弄到家破人亡。
明明初衷是要追求靈性成長,為什麼結果這麼慘?許多研究邪教組織的專家都認為,這些當事人都有「靈性上癮」的特質。起因於內心十分空虛,為了解除煩惱或疑問而開始靈性學習,卻誤入歧途而產生依賴,以為上越多課程、花越多金錢,就可以類似「買到贖罪券」的概念,讓自己獲得救贖。越是追求,執念越強,導致越陷越深。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 停止追求,放下渴望,即使不完美也沒關係
靈性上癮,其實和對菸、酒、毒品上癮,並無二致。所有極力追求覺醒或開悟的人,都很容易成癮,無關於你要追求的是金錢、名聲、幸福或愛。過度追求,正意味著你無法接納不完美的現在,才會使盡全力要逃離此刻,執著於未來。而且,誤以為上越多課、花越多錢,就能追求到越高深的靈性成長,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靈性的本質,是要清理、是要放下,而不是要追求更多。
《金剛經》提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無論是卑微到覺得自己無法攀登靈性的高峰、或是狂傲到認為自己的能力或財力可以獲得一切真理,這兩種想法都是妄念。想讓自己重獲平靜,並不需要花很多錢,也未必要具備什麼條件,可以從最基本的呼吸開始練習,專注於練習吐氣與吸氣,再純熟到忘記自己正在專注地吐氣與吸氣。從這個過程,去體驗放下念頭、進而放下自己。
最後,當完全放下呼吸的那一刻,都已毫無懸念,就是徹底的解脫。佛學說的「涅槃」,大致若此,差別就在於是否如實證道,就真的因人而異。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譯】此法平等而不分高下,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只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等破除四相的心念,來修持明心見性的一切善法,就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